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玉米在欧洲的传播

【注】在意大利罗马郊区法勒斯纳别墅发现、在著名画家拉斐尔(14831520年)画的壁画周围的垂花饰中,有画家达·乌迪内于15151517年画的几支玉米苞(棒)。

材料二   (美洲某岛)岛民们也用一种小米容易地制成面包,该小米类似于米兰人和安达卢西亚人大量存在的那种。该小米棒比手掌略长,一头略细,约有手臂的上半部那么粗。该谷粒具有豆粒的形状和大小。当它们生长时为白色……磨成粉时雪白。这种谷粒叫“玉米”。我的信使也将带给阁下一些他们用以做面包的那些种子。

——参与过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的安格勒利亚,于149453日致罗马教廷国务大臣的信件

材料三   

1542年出版的《植物志》中记述:“它现在生长在所有的庭院中,几乎到处都是。”

【注】这幅图是画家阿·米耶尔直接采画自生长着的玉米,再由一位素描师把彩围转化为黑白线图,1542年,被录入在德国植物学家廖恩哈德·福克斯编纂的《植物志》中印刷出版。

材料四   1582年威尼斯贵族孔塔里尼家的一份“田地播种计划”表明,他们家的佃农已在一块夏季遭涝的田地上种玉米。1584年,玉米出现在威尼斯一个农民死后的农场财产清单中。1588年,玉米成为一个农场主送给罗维戈的圣巴托罗缪修道院礼品的一部分。1601年的一份威尼斯市场交易所的官方文献载,“玉米被最贫穷可怜的人们购买,对于他们来说玉米是一种具有便宜市价赖以维生的资源”。

(1)根据材料,概括玉米在欧洲传播过程中体现的特点。
(2)指出材料二、三、四各涉及哪种类别的文献史料,并分别说明其对研究玉米在欧洲传播的价值。
2023-03-23更新 | 41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2 . 下图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新旧大陆建立起来的某种联系。该图最适合用于研究(       

A.丝绸之路发挥商业功能B.物种交流对人类的影响
C.三角贸易拓展世界市场D.世界人口的大规模迁移
3 . 下图为16世纪欧洲学者绘制的番茄和马铃薯实图。该农作物传入欧洲(     
A.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B.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C.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D.导致经济格局的改变
4 . 三角贸易是指一个牵扯到三个区域或港口的贸易名词。根据下图判断
A.图1推动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B.图2标志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图3有利于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D.三者都体现西方资本主义扩张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据如图可知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A.清代中国古代农耕经济新发展B.中国综合国力保持着世界领先
C.小农经济阻碍新经济因素发展D.中国逐步实现向工业社会转型
6 . 图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AREPERTA).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
A.有助于罗马帝国的海外扩张
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C.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
D.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
2017-08-04更新 | 1948次组卷 | 43卷引用: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综合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