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16世纪末,美洲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但拥有优质土地的种植园主并不种植谷物,所需粮食则从旧大陆高价购入。这一现象表明美洲(     
A.找到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B.人口锐减降低了粮食需求
C.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断D.经济秩序受价格革命冲击
2 . 16世纪50年代,西班牙殖民者将薯块传入西欧,18世纪因灾荒和饥馑促使土豆在欧陆国家作为救荒作物大大普及,到18世纪末期,马铃薯成为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主要食物。以上史实说明(     
A.马铃薯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B.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C.食物物种交流是消除饥荒的主要途径D.美洲物种传播促进了欧洲的人口增长
2024-02-20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卷
3 . 《白银资本》的作者弗兰克在书中说,“历史学家已经知道欧洲是以自己为中心而组建一个世界”的说法,是完全反事实和反历史的。欧洲是用它从美洲获得的金钱,买了一张搭乘亚洲列车的车票。在此弗兰克强调(     
A.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中心地位B.白银是世界体系形成的主要动力
C.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体系形成D.殖民掠夺给美洲带来了深重灾难
4 . 学者萨尔玛谈道:“少有人知道,北美的种稻史居然有 300多年。其实,种稻史的长短并不重要,关键是北美人产稻,却不吃大米。北美地区仅消费自产的3%的稻米。”这说明北美人发展水稻种植(     
A.侧重于其经济价值B.受限于其技术条件
C.倾向于其食品加工D.局限于其北美区域
2024-01-0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6世纪初,天花从西班牙殖民者那里开始传入北美。后在北美各地的印第安人中流行,休伦人遭受的打击极为惨烈,1634—1640 年人口数量从3 万下降到1 万。到17 世纪中叶,休伦人走向了灭绝,只留下了一个以其命名的休伦湖。这反映了(       
A.疫病流行打击了美洲文明B.殖民掠夺使美洲人口减少
C.列强殖民扩张竞争的激烈D.新旧大陆的联系不断增强
6 . “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甘蔗、咖啡、可可以及白糖和稻米等,被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所食用,成为输入欧洲的极其重要的商品”。这叙述了新航路开辟的(     
A.原因B.条件C.过程D.影响
2024-01-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7 . 在18世纪的欧洲,土豆经过各国君主的推动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庄园里开始用一部分土地种植土豆来作为口粮,并把剩下的土地用来种植有交换价值的谷物;与此同时,地主也非常乐于推荐农民食用土豆,这样他们就可以把大部分直营土地用来搞有利可图的东西。这可用于说明,高产作物在欧洲的传播(     
A.造成了人口急剧增长B.加速了封建经济解体
C.增加了政府备荒选择D.加剧了列强殖民争夺
8 . 17 世纪以后,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印第安部落,小麦、大麦等作物随处可见,甚至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方也可以看到它们,它们帮助部落度过了食物短缺的冬季。这说明(     
A.物种交流解决了美洲粮食问题B.印第安人的主食发生改变
C.农作物成为殖民扩张的利器D.亚洲物种在美洲得到推广
9 . “……彻底改变了中国饮食的口味特征,并且进一步影响了中国的族群认同、审美取向和符号象征体系”,该作物最有可能(     
A.是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B.乾隆、嘉庆年间得到大规模推广
C.原产于拉丁美洲的秘鲁和巴西D.明朝时传入中国
10 . 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的记载意大利玉米种植的两则史料。这两则史料可用于(       

A.研究新物种的引进价值的变化B.分析欧洲与亚洲间的物种大交换
C.印证价格革命降低农产品价格D.准确把握玉米传入欧洲的时间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