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新航路开辟,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亚非拉社会发展进程被中断
C.经济贸易取代殖民战争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棉花帝国从1620世纪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段。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跨大西洋贸易网络的建立开启了“战争资本主义”时代,改变了棉花的命运。欧洲帝国凭借对远洋航行技术的掌握和武装航运的暴力,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连接美洲、欧洲和非洲的贸易网络。战争资本主义创造了第一个“棉花帝国”——准确地说,是支撑棉花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网络。

材料二   战争资本主义为18世纪后期的棉纺工业技术发明展示其潜在的革命意义奠定了基础。工业革命是欧洲国家“集体”创作的结果,但英国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是其中的胜出者。技术革新与战争资本主义创造的全球贸易体制相结合,推动了“一种新型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的生长,第二个“棉花帝国”形成。新的棉花帝国的有效运转需要两支新的支撑力量:全球性的劳工队伍和全球性的商品交易体制。两者都要求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源进行动员和重组,也将更大范围的人群和社会卷入到棉花资本主义体系中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希《〈棉花帝国〉:一部全球史佳作》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个棉花帝国”的含义并概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对比材料一、二,指出两个“棉花帝国”的主要不同。
3 . 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新兴的太平洋贸易成为新的东西方海上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班牙人开展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起把白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中国船队所载货物到达马尼拉,即被转装到待航墨西哥的大帆船上。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渐成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绵延250年的太平洋“大帆船贸易”遂告终结。

——摘编自张顺洪等著《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帆船贸易”兴起的主要条件。
(2)根据材料,归纳“大帆船贸易”的主要特点,指出“大帆船贸易”衰落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帆船贸易”对各大洲发展进程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6世纪中后期,开通了在菲律宾马尼拉和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之间的大帆船贸易(下图)由于该贸易的货物主要以中国的生丝和丝绸为主,因此墨西哥人直接把马尼拉大帆船叫做“中国船”。马尼拉大帆船是哪个国家的商船
A.葡萄牙B.西班牙C.中国D.菲律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地理大发现之后,新旧大陆间粮食作物的互相传播,为全球范围内的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作物的种植与贸易,则促进了各地商业的发展和白银的跨洲际流动,各大洲纷纷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材料反映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的主导
C.农业变革推动世界市场发展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贸易交流
2022-03-02更新 | 1015次组卷 | 9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马尼拉大帆船是指从1565年到1815年的250年中,西班牙的帆船定期往返于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之间,从马尼拉满载着亚洲的奢侈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上述现象有利于
A.人类地域性分散发展的历史开始改变B.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市镇经济较快发展
C.确立菲律宾东西弦易的枢纽地位D.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持续繁荣
2021-07-20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自从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率领船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绕过好望角,抵达印度的卡里库特,葡萄牙便开始了在东方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它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
A.建立商站,控制商路B.设立总督,分而治之
C.贩卖鸦片,掠夺财富D.分割领土,扶植傀儡
8 . 1500年前后开辟的新航路是西欧殖民扩张之路,也是西欧发展之路。

材料一1492111日,哥伦布船队在古巴海岸登陆时曾向土著居民明确表示:“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他还对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说,“臣向二位陛下保证,普天之下,无任何地方比这里景色更美丽……臣以为此地除天主教徒外,陛下不应准许任何异国人染指其间,因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哀和目的”。

——摘编自孙家堃译《哥伦布航海日记》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从事科学探索的勇气,成为近代西欧科学革命的直接动力。航海家以自己勇敢的航海探险活动验证了大地是球形这一假说……破除了人们对基督教神学的迷信,使一些人不再盲从任何所谓的金科玉律式的教条与理论。

——摘编自夏劲、陈茜《中西两种科学文化背景下的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之比较》

材料三17世纪初以后,美洲的甘蔗、烟草、棉花、咖啡、香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园迅速发展。……这些经济作物是欧洲市场上急需的进口原料。为满足欧洲市场的需要,增加出口,就迫切需要输入更多的奴隶以提供劳动力,扩大生产……众多的奴隶专卖公司应运而生,他们建起严密的贩奴组织系统,甚至动用军队,以保障其垄断贸易的权利。罪恶的奴隶贸易激起了奴隶的抗争和世界人民的谴责。

——中央电视台《世界历史》解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西欧其他两位同样对新航路开辟作出重要贡献的航海家。
(2)据材料二从科学与思想两个方面说明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17世纪初以后世界经济出现的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新现象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马尼拉帆船贸易在浩渺的太平洋上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借此,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反过来,美洲的作物烟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银元等传播到中国。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
A.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B.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C.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完成了美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2020-09-29更新 | 1220次组卷 | 47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历史(文)试题
10 . 美国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说,17—18世纪白银产量的1/3至1/2流入中国,白银的大量流入,满足了明中叶以来因普遍使用白银作为货币而对白银的大量需求。这一现象表明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明朝实行了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D.资本主义萌芽得到了迅速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