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大陆生产了大量的白糖,白糖又大量流入欧洲市场。白糖本来属于奢侈品,而今成为大众化的调味品,这就是白糖革命的结果。这样一来,有必要进一步增加白糖的消费量。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人开始从也门的摩卡港进口咖啡。咖啡本来是伊斯兰世界的饮品,这时也开始被欧洲人接受。白糖配着咖啡、红茶来饮用,产生了新的嗜好和文化。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大国霸权》

材料二   1621年,荷兰人终于组建了“西印度公司”。1621年6月3月公布的特许状授予该公司在美洲和非洲西部航行,征服以及贸易诸方面拥有24年的垄断权。荷兰曾占领南美洲的圭亚那、西印度群岛的一些岛屿等地,并在北美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后更名为纽约)殖民地。

——摘编自顾卫民《荷兰海洋帝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白糖消费量增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荷兰西印度公司的建立对美洲和非洲西部的共同影响。综合材料一、二,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革命的表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棉花帝国从1620世纪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段。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跨大西洋贸易网络的建立开启了“战争资本主义”时代,改变了棉花的命运。欧洲帝国凭借对远洋航行技术的掌握和武装航运的暴力,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连接美洲、欧洲和非洲的贸易网络。战争资本主义创造了第一个“棉花帝国”——准确地说,是支撑棉花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网络。

材料二   战争资本主义为18世纪后期的棉纺工业技术发明展示其潜在的革命意义奠定了基础。工业革命是欧洲国家“集体”创作的结果,但英国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是其中的胜出者。技术革新与战争资本主义创造的全球贸易体制相结合,推动了“一种新型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的生长,第二个“棉花帝国”形成。新的棉花帝国的有效运转需要两支新的支撑力量:全球性的劳工队伍和全球性的商品交易体制。两者都要求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源进行动员和重组,也将更大范围的人群和社会卷入到棉花资本主义体系中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希《〈棉花帝国〉:一部全球史佳作》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个棉花帝国”的含义并概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对比材料一、二,指出两个“棉花帝国”的主要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