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新航路开辟使“文明舞台限于亚欧大陆的格局归于终结,东西方开始进入了一个互相认识的全新时期”。材料中的“全新时期”的含义是(     
A.世界市场雏形出现B.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掠夺
C.东方完全落后于西方D.东西方文明间的冲突加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葡萄牙殖民统治下,中国澳门一度成为远东地区最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葡萄牙人利用澳门的地理位置,发展同中国的贸易往来,将大量的丝绸、瓷器等运往欧洲。同时,澳门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吸引了众多传教士、商人和冒险家前来。澳门的变迁折射出(     
A.中国人口结构的重大改变B.大帆船贸易航线的开辟
C.中国殖民化程度不断加深D.全球贸易网的逐步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统计,1515—1542年,仅尼加拉瓜就有20多万印第安人被迫为殖民者服劳役。16世纪末,每年至少有14000多名印第安人被强征到波托西银矿。由于疾病、虐杀和劳役,印第安人人口锐减,他们在很多地方几乎灭绝。这一现象可以用于解释(       
A.黑奴贸易的发生B.世界市场的建立
C.价格革命的爆发D.殖民体系的形成
4 . 有学者认为:1500年以来,安第斯地区、墨西哥和日本的白银生产影响了东南亚群岛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各种趋势;拉丁美洲的粮食作物,如木薯、玉米等,对中非、中国和巴尔干地等各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产生支配作用。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国际交流推动历史进程
C.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D.白银流动催生价格革命
2023-06-01更新 | 2276次组卷 | 2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输往荷兰的中国瓷器多在景德镇烧制。万历年间,景德镇上各制瓷作坊的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在元代瓷业生产的基础上,景德镇瓷窑发展了青花瓷,尤其是康熙末年创烧成功的粉彩瓷,使得中国的外销瓷一变传统纯净的青花瓷而为绚丽多彩的粉彩。为了使中国瓷器能在荷兰及欧洲畅销,荷兰东印度公司会主动提供瓷器木模交给中国工匠仿制。由于外销荷兰的瓷器数量大,其品种、造型、装饰均与传统的中国瓷器不同,以景德镇为主的中国瓷器制造业便在瓷器的烧制、绘画、上彩等工序上大胆地进行探索和改进,使外销瓷的生产体系很快在中国建立。随着中荷贸易的发展,中国瓷器作为日用器皿,进入千家万户,同时也把中国的山川城池、风土人情等逼真形象广为传播。

材料二   16世纪末,荷兰船队进入亚洲水域。他们两次劫持葡萄牙大帆船,将船上所载瓷器运回阿姆斯特丹拍卖。1604年以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经营华瓷进口贸易。他们主要使用白银从往来于东南亚的中国商人那里购买瓷器,1608年,东印度公司通过中国商人就定购了108000件瓷器。荷兰东印度公司订购的瓷器不但种类激增,纹饰也更趋多样化。荷兰运往广州的样品装饰图案中既有西方流行“耶稣受难图”、海神、欧洲时尚人物等,也有中国主题的图饰。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购买的大多是茶具等日用瓷器,所以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1764年,荷兰也建厂烧制硬质瓷器。

——以上均摘编自钱江《十七至十八世纪中国与荷兰的瓷器贸易》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外销瓷生产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经营中国瓷器贸易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简析瓷器贸易在中荷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6 . 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的中国商品流入欧洲,像丝绸、茶叶、瓷器等都成了西欧普通民众能够买得起的日常用品。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影响到欧洲民众的生活B.改变了欧洲的商业格局
C.增加了欧洲商品的种类D.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太平洋贸易示意图

16-19世纪的跨太平洋贸易和环太平洋贸易被赋予多种称呼:“丝瓷之路”“丝银之路”“香料之路”“苦力贸易之路”,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太平洋贸易之路的不同理解。

——摘编自吴杰伟《太平洋丝绸之路历史价值的新思考——基于档案整理和知识传播的启示》

围绕历史上的太平洋贸易之路,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来往于中国和墨西哥之间。自1571年航钱开通后,仅20年间约有3000吨白银流入中国。这一现象表明太平洋航线的开通(     
A.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B.直接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C.表明当时中国生产力水平出现了飞跃D.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创造条件
2022-07-10更新 | 847次组卷 | 58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17世纪到19世纪,美洲大陆黑人奴隶的价格从400美元上涨到2 000美元,奴隶贩子从中获得巨额利润;同时,他们又从美洲将大量的黄金、白银以及糖、烟草、棉花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这段材料主要说明殖民活动(  )
A.推动了地理大发现B.增加了美洲的劳动力
C.传播了先进的文化D.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10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材料认为“世界历史”的开端是(   )
A.马可·波罗来中国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的开辟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