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隆庆元年(1567年),月港的开放使闽南商人在合法贸易中独占先机。福建商船将丝绸和瓷器等物资运到菲律宾马尼拉。大量的银元跟随商船从马尼拉返程,输入闽南、粤东地区并在民间广泛流通。这说明月港的开放(     
A.建立了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B.使得西方殖民扩张进入中国东南沿海
C.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D.标志着“马尼拉大帆船”航线正式开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中世纪,“胡椒袋”是欧洲有钱人的外号,胡椒面在称重时要关紧犬门,以免被过堂风吹跑。但是到了16、17世纪,胡椒却成为欧洲市场上的大众化商品。这种变化(     
A.反映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B.推动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出现
C.受到外来物种引进的影响D.得益于世界联系的日益密切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65年,西班牙航海家乌尔达内塔探索到了一条利用季风洋流沿北太平洋由西向东返回墨西哥的新航路。1571年,西班牙人实现了对菲律宾群岛的统治。占领马尼拉之后,西班牙人发现当地的物产难以维持殖民当局开支,而中国的手工业产品价廉物美,不仅能够满足当地的日用消费需求,还可以运往美洲赚取高额利润。1573年,两艘体势巍峨的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菲律宾的马尼拉港驶向美洲墨西哥海岸的阿卡普尔科,历史上著名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由此开始。

——摘编自韩琦、张昀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垄断体制的建立及评价》

材料二   葡萄牙帝国通过开辟好望角航线进入印度洋贸易体系。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的圣多美逐渐发展成为大西洋和印度洋贸易的中转站,巴西的烟草、黄金、白兰地酒和兽皮等从这里经好望角航线被运送到亚洲,亚洲的纺织品和香料经马六甲海峡被运到圣多美后分销非洲、欧洲和美洲。至17世纪中期,圣多美—马六甲航线贸易一直非常有利可图。

——摘编自赵婧《葡萄牙帝国对印度洋贸易体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开展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相比圣多美—马六甲航线贸易的变化,并分析该航线运行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573年“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首航标志着由哥伦布开启的西班牙人新航路的真正完成。更重要的是,它与葡萄牙人建立起的太平洋西部航线在南中国海交汇时,一个常规性而持久的跨洋联系才在亚、非、欧、美四个大陆之间真正建立起来。据此可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A.实现了哥伦布到东方寻找黄金的初衷
B.扩大了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贸易范围
C.建立了以菲律宾为主的东西贸易通道
D.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
2022-11-23更新 | 1410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