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23 道试题
1 . 2021年12月,随着中老(挝)铁路开通运营,泰国果园采摘的新鲜榴莲运抵中国昆明仅需7天。截至2023年2月底,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1190万人次、货物超1600万吨,跨境物流运输网已覆盖13个国家和地区,有力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由此可知,中老铁路的兴建(     
A.利于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B.推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出现
C.彰显中国铁路技术的领先地位D.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进展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中叶以前,东南山区修建了一批堰坝蓄水灌溉。到明中叶以后,大量商贩借助河流运输竹木、柴炭、靛麻等商品,需开堰通行,导致农商之间出现了许多用堰纠纷。这反映了当地(     
A.高产作物的引进B.区域性商帮的形成和发展
C.朝贡贸易的繁荣D.农林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7日内更新 | 486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晋武帝时期实行占田制(见下表)。占田制体现了西晋政府(     
诸侯占田近郊田,大国田十五顷,次国十顷,小国七顷
官员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三品四十顷,第四品三十五顷
编户占田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
A.重视农业恢复与社会经济发展B.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C.推行强化门第等级的选官政策D.迎合士族诉求放任土地兼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6世纪英国基督学者廷代尔在翻译《圣经》时,多次直接使用上帝的名字“Jehovah”,而非全部使用显示万能的尊称“Lord”;此外他还将原希腊语中的“agape”(基督之爱)和“caritasor”(仁慈之爱)直译成通俗化的“love”。廷代尔的这一举措(     
A.意在构建新的宗教体系B.促进了民众精神的自由
C.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D.洋溢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衡哲先生早在1927年所撰的《西洋史》中就指出:“中古文化与上古的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洋近代文化的渊源,但这三种文化的精神,却又各个不同。希腊文化的精神是和谐,罗马文化的精神是秩序,中古文化的精神是出世观念。西洋近代文化的精神,则又是趋近希腊罗马文化的入世观念了。”陈乐明和周弘在他们合著的《欧洲文明的进程》一书中指出:“欧洲虽有希腊、罗马、基督教的共同文化源泉,但是最早进入现代的,是西欧。东欧的发展自古不同于西欧,它的文明处于西欧文明的‘东缘’,兼有斯拉夫和小亚细亚的影响,虽在拜占庭时代强盛一时,但越接近近代,与西欧的差距越明显拉大。”

——摘编自郭灵凤《欧洲文化建设——文化对话与认同建构》

围绕欧洲文化的发展,从材料中提取一种观点,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工业革命”,也有文献将其称为“产业革命”。“工业革命”在《辞海》中被定义为:“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国民经济各部门广泛采用新技术以及由此引起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根本变革”。“产业革命”,最早出现于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此文将英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工业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定义为“产业革命”。1984年,钱学森在《科学技术讲座》的演讲上将产业革命定义为“生产体系在组织结构以及经济结构方面的飞跃变化。它是因为生产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飞跃”。由此可见,《辞海》中有关工业革命的第二个涵义与产业革命的定义几乎相同,即工业革命不仅使第二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生产或组织方式发生巨变,而且还将扩散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引发其他众多产业生产或组织方式发生巨变,并促使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出现革命性变化。

——摘编自田露露韩超《第三次工业革命:历史演进、趋势研判与中国应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工业革命及其影响”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7 . 地理大发现后,大量贵金属随着国际贸易渠道流入欧洲,但是欧洲各项物资并未增加,加上人口的增加和农产品的不足,物价迅速上涨,投机活跃,货币贬值。在这一情况下,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可以廉价地购买劳动力,他们还有大量产品待价而沽。这说明(       
A.价格革命加速资本主义发展B.新航路开辟阻碍欧洲社会进程
C.海外扩张巩固西欧封建统治D.地理大发现助推商业革命开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马丁·路德对教会的攻击始于神学观点上的争论:关于“赎罪券”、关于教会的仪式、关于教士作为信徒与上帝中间人的角色,以及关于教皇约束教士的权力等。同时,因为天主教会一直是中世纪社会的核心机构,讨论宗教问题也就不得不涉及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由此可推知,宗教改革(       
A.推动了人文精神产生B.建立了近代民族国家
C.导致了天主教会衰亡D.冲击了传统封建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4~16世纪的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象征着神权的哥特式建筑,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当时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认为,古典柱式(如下图)构图体现着和谐与理性,并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这反映出,当时(       

A.理性主义成为当时主流思潮B.科学发展提高建筑水平
C.建筑风格深受人文主义影响D.传统的建筑思维被推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这使得庄园中的农民逐渐失去了土地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奴)缴纳迁徙税和购买劳役豁免权后,可以自由选择职业。这些状况(     
A.使得城市社会结构单一化B.致使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C.减弱了王权对社会的控制D.推动了西欧庄园制度的解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