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6世纪中叶开始,太平洋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贸易逐渐汇聚成区域性的海上贸易活动,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中国商品和以美洲白银为代表的交换货币迅速融入太平洋贸易体系,推动了太平洋地区航路探险、人员交流和农产品交换等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太平洋贸易网和印度洋贸易网深度融合,扩大了海上丝绸之路“西向航线”(深入印度洋)和“东向航线”(横跨太平洋)的范围,形成太平洋丝绸之路。在明朝开始实行“海禁”政策之后,传统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受到较大影响,而整体成形较晚的太平洋丝绸之路正好续接此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材料二   16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中国与拉美主要借助马尼拉帆船贸易,开辟了“太平洋丝绸之路”,一度畅通了中国经过菲律宾与美洲的自由贸易。但是好景不长,这一贸易冲击了宗主国西班牙原先在美洲的贸易,且导致美洲白银流向亚洲国家。因此,从1593年开始,西班牙便颁布了一系列法令,除了对与中国的贸易做出了种种规定之外,还对大帆船贸易进行了限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贸易垄断体制。由于贸易垄断本身的弊病,再加上其他西方国家的挑战,最后导致大帆船贸易的终结。

——摘编自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垄断体制的建立及评价》等

(1)分析太平洋丝绸之路兴起的背景。
(2)评析西班牙与中国在太平洋丝绸之路中的角色。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西班牙占领菲律宾之后不久,便决定将中菲贸易扩大到新西班牙(墨西哥)。随着中-菲-墨贸易的开通,蕴含着中华文明意义的丝绸、瓷器和精美的工艺品进入墨西哥,并流传到拉丁美洲,在当地掀起了一阵“中国热”;随商品而来的中国商人、工匠也在美洲登陆,作为第一个登陆点的墨西哥也因此变成西方汉学研究中心;西班牙传教士们往往也取道墨西哥经马尼拉再到中国,返程亦然……中-菲-墨大三角贸易也非一帆风顺,由于菲律宾、墨西哥以及当时整个拉美都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这项贸易活动很难自然地发展1571-1815的两百多年间,它几经沉浮,但无论如何,大三角贸易在太平洋上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两地在物质上互通有无,文化上促进了解。

——摘编自朱凯主编《西班牙—拉美文化概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菲——墨大三角贸易沉浮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菲——墨大三角贸易开通的意义。
2024-05-1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19世纪的跨太平洋贸易兴起于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发展于北大西洋贸易。

16世纪,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之间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开通,起到了连接两个终端洲际市场的作用,给西属美洲带来丝绸、香料,给东方带来美洲的白银、农产品。到18世纪末,受西班牙支配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衰落。

18世纪,探险家开始对北美西北海岸探险,并开发了海獭毛皮资源。美国独立后的贸易拓展需求,为北太平洋商业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此时,中国形成了庞大的外来奢侈品需求市场,销售北美西北海岸毛皮和夏威夷檀香木为主的北太平洋贸易应运而生。在此基础上扩展出新的三角贸易:美国东部人将廉价小玩意儿卖到西北部,换取毛皮销往广州,再向西将中国货物销往欧洲和波士顿。毛皮、檀香木贸易与鸦片贸易一起,对1820年代以后白银流入中国比例的下降发挥了直接作用,但为美国东北部增加了极其可观的资本积累。

——摘编自王华《海洋贸易与北太平洋的早期全球化》等

(1)概述跨太平洋贸易兴起和发展的背景。
(2)依据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与北大西洋贸易的不同影响。
2024-02-18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贵州)- 2024年1月“九省联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全球联系的加强

材料:1565年,西班牙人乌达内塔开辟了连接亚洲与拉丁美洲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由于主要以中国生丝与丝织品为主,故该航线也被称为中拉海上丝绸之路。

中拉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初,西班牙王室免费给船只发放通行证,商人可以自由往返两地,1565—1700年间约有7200名亚洲人踏上美洲大陆,从那各类工作。1593年西班牙国王颁布敕令,规定从马尼拉进口的商品只能在墨西哥销售或转运至宗主国,禁止将其运往拉丁美洲其他殖民地。但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拉丁美洲其他国家的商人依然不顾这些法今争相去往墨西哥购买中国商品、促使中—菲—墨贸易线路以墨西哥为中心,延伸至拉丁美洲其他国家,导致墨西哥敢终成为中拉生丝、丝织品贸易网络的中心。1604年,菲律宾与印第安棉布以及中国生丝支撑着墨西哥110家作坊的运行,墨西哥也汇集了大量关于中国的信息、来自东方的书信以及有关中国的文献。17世纪中叶,由于中国无法持续供应大量生丝与丝织品,该贸易路线便迅速陷入危机。

——摘编自李兴华等《16—17世纪初期中拉海上丝绸之路与跨区域性贸易网络的形成》

(1)根据材料,概括中拉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拉海上丝绸之路对拉丁美洲的影响。
2024-04-1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纺织品种类和规格不断增多的时代,最新流行的时尚服装往往意味着质地的改变,轻柔舒适的服装更受平民欢迎。16世纪新毛呢的生产技术得到广泛传播,平民购买的新毛呢服装,曾被守旧毛呢商说成是“平民喜爱的轻浮货”。但新毛呢质地轻柔、价格低廉且比较耐磨,恰恰符合平民的购买愿望。17世纪下半叶,英国消费者又掀起了购买进口亚麻布服装的热潮。平民对时尚服装的广泛需求,是刺激英格兰乡村工业发展的巨大力量。

——摘编自谭赛花《近代早期英国平民服装的改善与工业革命的孕育》

材料二   军队、海外贸易公司和殖民探险带来了服装市场的繁荣,而妇女密集型的劳动大大增加了服饰的产量,使服饰不再是奢侈品,而是生活必需品。政府的立法者、街角的小商贩、犹太籍商人、制作服饰的妇女都在这一最基础的工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这一时期服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都可以作为工业革命的前奏来重新加以界定。

——据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等

材料三   18世纪中期,流动小商贩收购的旧衣服,一般都转卖给伦敦的衣服批发商。批发商还充分利用报纸这一有效的媒介,收购英格兰各地的二手服饰。

连戴几个帽子的小贩                              提篮子的小贩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英国服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1770年春季的《杰克逊牛津日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联系材料三续写完整。
广告词:约翰,一名来自伦敦的商人,专门收购男式与女式旧服装,不管服装是否有蕾丝花边、刺绣、金银丝浮花或精心的剪裁,也不论其颜色与款式如何……
2024-02-25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1897年发掘的公元前3500年埃及皇帝曼乃斯等墓中,美丽的油膏缸内的膏质仍有香气,似是树脂或香膏。

史料二   公元前370年的希腊著作中就记载了至今仍在使用的香料植物,还提出了“吸附”“浸提”等方法。

史料三   我国使用香料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传说时代。传说在黄帝神农时,就采集树皮、草根作为医药用品来驱疫辟秽,当时人们对植物挥发出来的香气也已重视,又对自然界花卉的芳香产生喜爱之感。

——摘编自汪秋安《中国古近代香料史初探》

材料二   16世纪葡萄牙年均进口的香料情况表(单位:担)

时间

胡椒

高级香料

共计

15031506

18825

2543

21368

15131519

29866

7627

37493

15261531

18102

2498

20600

15471548

30119

3831

33950

15711580

20768

6174

26942

15811590

19819

5887

25706

15911600

11018

3302

14320

在欧洲香料贸易史上,16世纪是“葡萄牙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对利凡特公司(一家殖民贸易公司)和长期垄断欧洲香料贸易的威尼斯造成重大冲击,使欧洲香料市场的结构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据杨鹏飞、李家莉主编《欧亚文明研究:历史与交流》整理

(1)根据材料一中三则史料对香料历史的探究,指出其史料类型,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葡萄牙香料贸易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4-17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三)历史试题
7 . 白银在古代具有重大意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丝绸与白银,这两个至柔与至刚、种类迥异的产品,成为了全球贸易的主角。马尼拉成为黄金转运口岸。中国丝绸运往菲律宾,转装上大帆船,经由马尼拉销到墨西哥,再行销拉美各地,又称大帆船贸易。葡萄牙人的大帆船把中国的丝绸运往印度的果阿,再运到里斯本。秘鲁、墨西哥出产的白银后来几乎全部进入了中国。来自遥远新大陆和近邻日本的数量惊人的白银,也像汹涌的洋流一样汇入中国,以至于贡德·弗兰克把这种结构性贸易逆差戏称为商业上的“纳贡”。

——摘编自罗雪挥、黄陈辰《丝绸白银柔与刚的贸易》

材料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危机中,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德、日本、加拿大等国先后放弃金本位,企图以此向用银国转嫁危机。1933年3月,美国亦放弃金本位,使美元贬值,并单方面违背“白银协定”,在国际市场上高价收购白银,企图以“提高银价,即为提高四万万人民的购买力”的办法,将美国的经济危机转嫁给中国人民。种种因素使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1935年以前,白银及银元在国际市场上是一般商品,在中国则是通货。国际市场银价的上涨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并引发了1935年的白银风潮。对于白银风潮,南京国民政府也曾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补救。

——摘编自姚会元《论法币改革》

材料三: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蝴蝶效应”。……白银这个深埋在地下的蝴蝶,在美洲扇动的翅膀,刮起长达数百年的飓风,让无数国家崛起又没落。

——摘编自温伯陵《五百年来的白银贸易和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丝银贸易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指出葡萄牙参与丝银贸易的中转站,并分析“汹涌的洋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35年中国“白银风潮”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述南京国民政府为应付此次“白银风潮”采取的“有效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阐述白银让中国“崛起又没落”的“蝴蝶效应”。
2024-04-05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高考原创模拟历史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印第安人的烟草种植一直以自己吸食、仪式用品和简单交换为主,并未形成规模种植。成规模的商业化种植是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后开始的。欧洲人学会了印第安人的吸烟方式,他们认为吸烟具有治疗的功效,由此吸食美洲烟草的热潮席卷了欧洲。……17世纪上半叶弗吉尼亚的烟草种植颇为繁荣,甚至影响了粮食供给。烟草种植要进行一系列程序繁复和艰苦的劳动,这需要投入大量劳力和时间。……在巨大利润吸引下,北美南卡罗莱纳的烟草种植于1799年达到高峰,之后却急剧衰落。在市场推动和利润刺激下,短绒棉种植以惊人的速度扩展。在很短的时间里,南卡罗莱纳连绵起伏的丘陵和肥沃的山谷变成了白色的海洋。1800年左右,很多地区的烟草种植被棉花所取代。

——摘编自滕海键《环境史视野下美国南部烟草与棉花种植的兴衰演变及其原因》

材料二   托马斯·杰斐逊在起草的一份文件里说(法令)“禁止我们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用我们自己的劳动制造供我们自己使用的商品.这是英国历史上最专制的时代都无法与之相匹敌的暴政的例子”。并据此宣布,“这些法令无效时所依靠的真实根据是,英国议会没有对我们行使权力的权力。”1749年,英国经济学家乔赛亚·塔克预言,如果英属美洲殖民地在经济上感到自给自足时,它们将会起而反抗。到了18世纪70年代时,英国政府不仅对殖民地维护自身利益的呼吁置若罔闻,而且变本加厉地推行损害殖民地利益的政策,这一下子“激活”了早就存在于殖民地许多居民脑海中的独立意识,一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和改变北美13个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就这样轰轰烈烈地爆发了。

——摘编自王晓德《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重商主义政策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17—18世纪北美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美13个殖民地的独立运动”爆发的背景。

9 . 白银的“旅行”

“货币周游世界,推动世界旋转”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一



“马尼拉大帆船”及其主要航行路线
(1)上图贸易航线中船只运送的主要物品分别是(  )
A.甲:工业制品;乙:白银B.甲:丝绸、瓷器;乙:白银
C.甲:白银; 乙:手工制品D.甲:鸦片;乙:棉花、瓷器

(2)该贸易航行路线图折射了世界贸易格局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

材料二   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白银以史无前例的数量流入欧洲,金钱的强大作用支撑起了一个虚拟的共同体……信贷与信托,欧洲建立了海外商业帝国。从白银流动中汲取了能量,他们的资源更加充沛,竞争心更加活跃。随着贵金属的大量涌入……通货膨胀成了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

——摘编自[英]马克·格里格拉斯等著《企鹅欧洲史1517—1949》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白银大量流入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澳门的转口贸易把中国卷入全球贸易网络之中,使中国经济首次面对全球经济的新格局,晚明历史大变局的帷幕慢慢揭开。西班牙人的东来,大大拓展了历史大变局的深度与广度。

白银流入中国及广泛使用,刺激了政府的赋税改革,刺激了对外贸易……南方一些手工业作坊中出现了自由雇佣劳动的新经营方式……

自1600年左右起与欧洲科学、技术、宗教的初期接触。人们或许会认为,这可以说得上是中国和东亚近代时期的开端。

银子的价值远远超过了陈腐的本末说教,社会风尚焉得不大改?

——以上材料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等


(4)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对“晚明大变局”的理解。

材料四   16世纪以来的中国与欧洲,白银都曾经作为货币而使用,也都经历过白银的大量流入。但是,中国与欧洲……其结局差异之大令我们不由反思……

——别曼《近代海外白银流入的货币效应分析:中西方比较的视角》


(5)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看待16、17世纪白银的“旅行”对中西方的影响。
2023-12-14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闵行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荷兰从最初的通往东方的新航线探索到1648年建立起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新秩序,这一过程虽然历时不长却绝非一蹴而就,16世纪末期,荷兰成立了海军部,为东印度的贸易保驾护航。在意识形态领域,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在此时提出旨在为荷兰的东印度贸易正名的海洋自由论,并对葡萄牙和西班牙基于基督教的霸权言论进行驳斥与批判。为了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荷兰进入17世纪开始逐步转型成为金融资本主义国家,试图以商业战争的方式击垮葡萄牙和西班牙……不论是格劳秀斯对于国际政治新秩序的理论构架还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时荷兰的实践,稳定的国际局势和可控的国际秩序是荷兰海洋强国建设得以成功的关键。

——摘编自崔凤、陈默《突破教皇子午线:荷兰的海洋强国之路——社会变迁的视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荷兰成为海洋强国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荷兰建设海洋强国措施的影响。
2024-04-1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