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之际,是什么让欧洲从黑暗的中世纪中走出并实现迅速崛起?明清时期的中国又为何没有摆脱封建专制?

从秦朝统一六国到新中国成立,中国都被称为封建国家。反观西欧,欧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没有像中国一样形成大一统国家乃至民族国家,欧洲在中世纪一直处在一种类似东周的状态:教皇与教会高高在上,拥有至高的地位,而欧洲的所谓国王和领主们更像是周天子的诸侯王和卿大夫。这就使得中世纪的欧洲虽然和中国一样同属封建社会,但没有配套的大一统政策和观念,教皇和教会的控制导致欧洲的封建社会一直处在一种被神权制约的“混沌状态”,直到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展开后才逐渐明朗。我们很难想象:在宗教改革中,欧洲的早期资产阶级居然会协助国王摆脱教会控制,扶持封建社会。然而也正因为欧洲封建社会奇怪的发展历程让资本家足以与刚刚缓过神来的地主抗衡并最终推翻王权,建立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国家。

而当时的中国,在经历了近两千年的政治演化后,封建制度可以说是无懈可击,重农抑商,农本商末,在制度领域就无法冲破枷锁。

……

综上,西方封建势力的薄弱与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最终促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而中国由于封建制度的完备与商业资本的封建化导致了资本主义始终只是萌芽。

——摘编自《浅谈东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差异》


上述材料是某学者对明清时期中国衰落和近代西欧崛起原因的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试从其它角度说明明清时期中国衰落和近代西欧崛起的原因,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08-2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天成学校2023届高三4月段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