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在欧洲的英国、西班牙、法国和荷兰等国,社会财富的重心由土地转向金银财富,社会各阶级的生活对商业资本都有很大的依赖性。货币财富成为各阶级共同追逐的对象,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支配力量,赤裸课的拜金主义成了社会风尚。社会经济的这种剧烈变化,在经济思想和政策方面,就表现为重商主义的兴起。重商主义者认为黄金、白银是社会财富的象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摘编自《货币的历史》

材料二   伴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大量白银涌入明朝中期的中国,当时明朝赚走了当时世界开采的三分之一的白银,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最大的白银储备国。这些白银除了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与中国进行的丝银贸易,也来自日本与中国的贸易。白银的大量流入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

当明朝患上了“白银进口依赖症”时,崇祯初年,原先一年之内,有60多艘货轮运送白银到中国,但在此后却骤减到67艘船的白银,减少十倍,明朝货币供应出了大问题,崇祯年间遭遇了银荒危机。而日本德川幕府开始闭关锁国,于是西班牙白银、日本白银,都不再运到中国。另外,明朝富豪人家,大量窖藏白银,又进一步加剧银荒。银荒的出现,使白银计税下的百姓负担大幅度加重。也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应对危机能力大幅度下降,比如崇祯时代经常拖欠军饷。令人遗憾的是,明朝政府一直没能解决这个问题,最终诱发一场社会危机,导致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

——摘编自《解开明朝灭亡深层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重商主义在欧洲兴起的历史背景。并指出重商主义在欧洲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白银大量涌入促使明朝中国经济出现的新现象。并分析湖“银荒”对明朝社会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500年以前,香料是欧洲大陆绝对的奢侈品。而到了17世纪中期,香料已逐渐成为欧洲普通大众消费得起的商品。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全球贸易壁垒的逐渐消除B.全球联系的不断拓展
C.欧洲国家贸易政策的调整D.欧洲农业技术的发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唐以降,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对外交通和贸易的主要通道。由于北方民族的兴起和立国,遮断了中原特别是南宋通往中亚、西亚的陆上交通,使陆上丝绸之路彻底衰落。公元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实现了统一,哈里发大帝国(即阿拉伯帝国)横空出世,新兴的阿拉伯帝国从诞生之日起便有重商血统,地理位置处于波斯湾、地中海和印度洋交汇处,阿拉伯商人成为沟通东西方的信使。南宋工商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为陶瓷、丝绸等手工业产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货源,使农商并重的经济结构初步成型,迫切需要找到外贸出口。

——摘编自葛金芳《两宋经济结构变迁与海上丝路勃兴》

材料二   美洲和取道好望角而至东方航线的发现意义重大。葡萄牙人以欺骗手段获得在澳门的驻舶贸易权;西班牙大帆船贸易发展迅速;荷兰占据台南,逐步形成新的贸易图;法国成立东印度公司。但到19世纪初叶,这些先前对华贸易的重要国家却退出中国市场。从18世纪20年代开始,茶叶取代丝绸成为中国出口商品的第一大宗。长期的恶性开采使美洲银矿日渐枯竭,大部分欧美国家已无法获取较多白银来和中国进行茶叶交换,只得不情愿地淡出中国市场。而英国在印度启动大规模的鸦片种植购销政策和垄断专营制度,鸦片成为英国人交换中国茶叶的主要替代品。

——摘编自郭卫东《19世纪初叶欧美国家对华贸易反差现象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主导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列强对华贸易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
2023-06-07更新 | 187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旺中学2023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71年,西班牙占领马尼拉后开辟了一条通过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获取美洲白银的新航线,中国商人很快抓住了这个机遇。1575年,超过12艘中国帆船在马尼拉靠岸;到1584年,每年有2530艘中国帆船抵达马尼拉。亚当·斯密说道:“(在中国和印度)几乎没有任何商品能带来更好的价格,或与它在欧洲所耗费的劳动力和商品的数量成比例,它将(在亚洲)购买到更多的劳动力和商品。”因为贸易对亚洲和欧洲商人都有利可图,“新大陆的白银成为两个遥远地方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通过它很大程度上将那些遥远的世界各地彼此相连”。因此,将白银运往中国的套利润是建立第一个真正的全球贸易体系的主要动力。

——摘编自【美】万志英《1619世纪拉美白银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变迁》

材料二   银两是清朝货币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清朝已形成了大额交易用银,小额用钱,国家税收、支出用银,而小民日用以钱的货币流通局面。在实际生活中,各个地方及不同时期,则有较大差别。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铸造的制钱,用于兵饷及各种工程支出。地方铸局铸造的制钱也用于当地的兵饷及政府支出,制钱铸造后的第一次使用多由政府来完成。有些地方大额交易时也使用制钱,如江苏常州府无锡、金匮县邑中市易,银钱并用,而昔则用银多于用钱,今则有钱无银矣。康熙中,自两以上率不用钱,虽至分厘之细,犹银与钱并用……近代后,银渐少,钱渐多,出现“银贵钱贱”的现象,至今日率皆用钱,虽交易至十、百两以上,率有钱无银。福建建瓯地区卖田契计价也“多用钱文”。

——摘编自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白银流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近代中国的“银贵钱贱”现象。
2022-02-22更新 | 45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五调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马尼拉帆船贸易是指1565至1815年间,往来于西班牙殖民地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之间的航运贸易。这一时期,太平洋东西两岸的社会经济嬗变为中国和拉美之间的贸易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能,最终在太平洋地区建立了一个贸易循环体系,先通过中国商船把中国的丝绸、瓷器、工艺品等货物运往马尼拉,然后由西班牙商人用大帆船把货物运销到阿卡普尔科港。大帆船在归程时装载美洲的白银回到马尼拉,西班牙人用这些白银采购中国商品,由此建立了以马尼拉为中转站的转口贸易,1553年后澳门也成为另一个中转港。十九世纪初,墨西哥爆发了独立战争,阿卡普尔科港被焚毁。1813年西班牙宣布终止马尼拉帆船贸易,1815年"麦哲伦号"从墨西哥驶回马尼拉标志着贸易的结束。

——整理自刘文龙《马尼拉帆船贸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马尼拉帆船贸易"兴起的背景及影响。
6 . 太平洋地区贸易是促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列强对这一地区贸易的争夺深刻影响着相关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70年代,西班牙在菲律宾马尼拉的殖民政府开辟马尼拉—阿卡普尔科(墨西哥)航线,这条航线连接东亚和美洲的贸易市场。西班才人用大帆船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运送大量银元到马尼拉,再到澳门购买以丝绸为主的中国商品,经马尼拉运到阿卡普尔科,然后转销到美洲各地和西欧。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将马尼拉一中国贸易航路与葡萄牙人开辟的太平浑西部跨洋贸易航线联结起来,使以中国为中心的环球贸易航线得以形成。

——摘编自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等

材料二   伴随美国西部大开发的发展,美国越来越重视对太平洋地区的开发。1890年,美国海军上将马汉提出,占地表三分之一面积的太平洋世界才是20世纪美国的生命线。此后,美国政府逐步实施其太平洋地区拓展战略,力图将大洋彼岸巨大的中国市场纳入美国掌控中,并建立太平洋舰队以保护商船。1898年美国挑起美西战争,从西班牙手中夺取古巴、波多黎各,并取得关岛、菲律宾的控制权。20世纪初,美国取得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马汉提出的建立太平洋海洋帝国的目标得到迅速发展。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从航海图到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帆船贸易”兴盛的历史条件,并说明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实施太平洋战略的背景,指出这一战略的实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杭州的水系比较发达,连通钱塘江和太湖两大水系,贯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穿城而过,境内水网密集,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除平原之外,杭州还有一定面积的山地,极为适合竹木、柑橘、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生长。靖康之变,北方国土沦陷,杭州成为南宋都城,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富饶而繁华的城市经济为杭州海外贸易提供了充裕的资源,每年前往杭州朝贡的外国使团络绎不绝。杭州的瓷器、茶叶、书籍、药材等畅销海外,国外进入杭州的商品主要有香料、珠宝、象牙等。

——摘编自邱靖《两宋时期杭州的海外贸易》

材料二   1517年,葡萄牙占据广州屯门(今香港屯门区),构筑炮台城濠。1521年,明朝海军进攻屯门,葡军不敌,大部被歼,余者逃回马六甲。16世纪30年代以后,广东已部分开放海禁,葡人重返广东沿海活动,“完全抛弃了任何武力对抗,转而在中国采取贿赂与讨好的政策”,于1554年以后获准租借澳门,进入澳门贸易,1578年以后,葡萄牙商人从明朝政府方面获准特许,每年春、夏两季到广州参加互市。这种直接对华贸易权是西班牙、荷兰及后来的英国人长期梦寐以求而最终仍不能得到的。葡萄牙人主导了远东的丝绸贸易,日本及部分欧洲市场所需的大量丝绸主要由葡萄牙人从澳门转贩。据估计,葡人的远东贸易利润为300%。

——摘编自庄国土《略论早期中国与葡萄牙关系的特点(1513—1643)》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杭州海外贸易发达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中后期葡萄牙能够主导中西方丝绸贸易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
2024-05-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5月大联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8 . 近代东西半球的交流深刻影响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真丝及其制品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货物,也是最贵的商品。除了纯真丝制品,还有那些进一步加工混合而成的原料制品,譬如锦缎和精纺毛纱制品,和自公元7世纪以来的精细陶、瓷器皿。除了贵金属,人们也用琥珀、玻璃器皿、香料、肥皂和(用薰衣草等植物作为原料的)化妆品等其他在中国尚未出现的产品进行交换。皮革主要由东欧经过琥珀之路以及由日耳曼地区经过古罗马之路继续向中国转售。还有类似于鹰的飞禽和带有异国风情的非洲动物(譬如当时中国还没有的狮子等),也同样地被运往东方。从东方运往西方的商品还有香料,也就是那些中国从南亚进口的调料,然后又继续向西方销售。

——摘编自(德)海尔曼-约瑟夫·弗里施《丝绸之路的世界》

材料二   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

——摘编自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外丝绸之路商品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商路长期存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哥伦布大交换的结果正负参半”。
2024-04-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国家准许民营公司(例如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自行动用武力,夺占海外地区,设立政府,移民垦殖。欧洲公司开辟殖民地所费不赀,但他们有办法弥补这些成本,因为只要是它们所生产出口的商品(烟草、糖之类),都绝对有国内市场可供消化。即使课征重税,利润率低,这些商品在欧洲几乎无对手与之抢食市场,因为财政窘迫的政府乐于阻挡其他国家的殖民地的商品输入。

——摘编自【美】彭慕兰史蒂夫·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材料二   欧洲的商船把波斯地毯运往印度,把印度的棉花运往东南亚,把东南亚的香料运往印度和中国,把中国的丝绸运往日本,把日本的银和铜运往中国和印度。到16世纪晚期,在印度洋的贸易世界中,欧洲商人已然取得了与阿拉伯商人平起平坐的地位。欧洲商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贸易发展,还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诞生。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和美洲建立殖民地,在大西洋海域建立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到1750年,除了澳大利亚以外,世界上所有地区都被纳入全球的商业网络中,而欧洲商人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胡海梅《欧洲近代殖民扩张活动的双重历史作用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海外经济势力发展的状况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前期欧洲人海外经济活动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前中期.景德镇制瓷业进入其制瓷历史的最高峰,景德镇瓷器代表了国内乃至世界制瓷的最高水平。清朝废除了官营手工业的匠籍制度,在景德镇建立起以雇役制为主体的御窑制。御窑厂的工人不再是强制征用,而是化钱从民间雇请。雇役制的实行促使御窑厂从脱离市场的生产方式转变为面向市场,并与民窑展开竞毛。另外,景德镇御窑厂还广泛采取“官窑搭烧民窑”,不仅节省了成本,容观上还带动了民窑的技术.提高。由于海外市场扩大和国内需求的增长,景德镇的民窑也兴旺起来。民窑与官窑的、竞争,推动新品种的不断出现。

——摘编自王馨《康雍乾三代—景德镇制瓷业的兴盛期》

材料二   1698年,法国传教士(股弘绪在法国政府的资助下到达中国。殷弘绪在景德镇居住了七年,搜集了大量关于景德镇制瓷技术的信息。1712年,在发往欧洲的名为《中国陶瓷见闻录》(信明,殷弘绪详述了景德镇瓷器的原料和制作过程,为欧洲制瓷研究指明了精确的方向。1721年,殷弘绪受命再次赴景德镇调查,并写成《中国陶瓷见闻录补遗》,对前封信你了补充,几乎涉及全部的制瓷工艺。殷弘绪的两封信在欧洲引起巨大石响推动欧洲掀起了制瓷热潮。到18世纪末,欧洲各国在皇室的支持下相继建立了皇家瓷器厂,并发展制瓷业。殷弘绪的两封信详细描述了康熙时期景德镇瓷器行业现状和陶瓷的生产情况,还包括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代中国有关记述几乎凤毛麟角,因此,这两封信显得十分珍贵。

——摘编自许昆红《通过法国传教士殷弘绪的两封信研究景德镇清早期民窑制瓷工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中期景德镇制瓷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殷弘绪的两封信在欧洲引起巨大反响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殷弘绪两封信的历史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