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时,中国已是一个银本位的社会。但是,中国银的储量极其匮乏。与此相对,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盛产银矿,光是秘鲁银矿,15811600的产量就占当时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丰富的银产量使银的价格逐步跌落。因此,当西班牙人将白银运往马尼拉之后,中国商人便蜂拥前去了,由于中国银价昂贵,以银标示的丝价很低,中国的产品贩运到马尼拉能获100%的利润,而马尼拉大帆船将其贩运到美洲,获利仍可高达100%—300%。西班牙占领美洲以后,大量的人员投入到殖民、征服以及开发金银矿山的活动中,造成了本国制造业与农业的衰落,西班牙不得不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制造业产品。此时,明朝则具备了强大的供给能力。嘉靖时期发生的倭患,使明廷意识到完全海禁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于是隆庆元年有限地开放了海禁。于是,“丝—银贸易”得以迅速发展起来。

——摘编自王涛《明至清中期中国与西属美洲丝银贸易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二   据估算,自隆庆元年(1567)后的数十年间,漳州与马尼拉的贸易大约增长了810倍。中国商品不仅畅销,而且利润颇高。特别是当阿卡普尔科帆船比中国商船早到马尼拉时,中国商人习惯于将价格提高1倍。最重要的是,由于菲律宾几无物产可交换,而西班牙人除了美洲的白银以外,也没有其他令中国人渴求的物品,所以,中国商船载回的基本上是白银,这些白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明中叶以后中国对白银的大量需求。中菲贸易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随着海外贸易的蓬勃展开,不少中国人移居吕宋,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因人口过剩而招致的生计压力。此外,万历年间从菲岛引进中国的番薯、烟草等作物均成为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

——摘编自李德霞《16—17世纪中拉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银贸易”兴起的主要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丝-银贸易”对当时东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
2 . 17世纪末,英国的奢侈消费之风越来越多地将中等阶层裹挟其中,甚至社会下层也逐渐参与进来,诸如中国的瓷器和丝织品等逐渐进入到这些人的消费清单中。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当时(     
A.工业化冲击了传统社会等级B.英国人非常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经济发展推动国内市场扩大D.英国对外贸易逆差问题愈发严重
2024-02-26更新 | 25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精英联赛历史试题
3 . 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指出,新航路开辟后新世界的市场增长十分缓慢:在1660年代,近一半的英国货物出口到地中海,只有10%左右的货物出口到美洲和印度。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新世界(     
A.小农经济的抵制B.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C.消费主体是移民D.市场购买力非常有限
2023-03-29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623年,英国议会就印度棉纺织品进口问题进行辩论,并称其“有损国家利益”。实际上,反对棉纺织品进口的声浪一直是17和18世纪英国政坛的常见主题。这反映了(     
A.英国的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B.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
C.英国不愿加入全球贸易体系
D.棉纺织品进口冲击了英国传统纺织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蔗糖在中世纪是欧洲贵族和王室炫耀权力的奢侈品。哥伦布第二次美洲之行将甘蔗引入了加勒比海地区后,当地甘蔗种植园迅速发展。到17世纪时,欧洲蔗糖价格大幅下跌,蔗糖逐渐向下层社会广泛传播,成为大众化、日常化的消费品。这一变化反映了(     
A.欧洲民众收入的提高B.“价格革命”的深入发展
C.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D.洲际物种交流的增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敦煌曾商旅如流,西来的宗教和乐舞与中原文化在此交汇融合,使敦煌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自汉至唐,都城在长安或长安以西的政权总计有10个,存续时间达730多年。唐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原王朝的国都逐渐向东、向北迁移,元、明、清三代基本上以北京为都。唐以前危及全局的边患大多来自长安的西北地区和北部地区,宋以后的主要威胁则来自开封、北京的东北地区和北部地区,这就使中原王朝的战略防御重点随之大大地向东、向北迁移。明朝时修筑了嘉峪关,并以此为河西门户,从而使西北地区的边塞要地从敦煌后撤到了嘉峪关和酒泉,敦煌失去了屏蔽河西与中西交通中转站的重要地位。到了清代,敦煌又回到了中原王朝的怀抱。但到清朝结束,它不过是西北边陲的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小县城。

——摘编自郝春文《略论古代敦煌的兴衰与边防》

材料二 西班牙为了掠夺拉美殖民地的贵金属,对殖民地的贸易进行了垄断,即使是西班牙与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民间贸易,也受到了严格的控制。经过多次探险,1573年,西班牙成功开辟了阿卡普尔科与马尼拉之间的海上贸易通道一“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此航线的开通不仅使西班牙维系了对菲律宾的殖民统治,而且使美洲与亚洲在太平洋上能够持久地互通,把欧、美、亚、非四大洲连接起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海道大通”。大帆船将大批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运往拉美,深受当地人的欢迎,造成了拉美的白银大量外流,这是西班牙绝不能接受的。16世纪末之后,西班牙王出台了一系列阻碍大帆船贸易的政策措施,伴随着英、法等国的崛起和挑战,西班牙帝国不断走向衰落。1815年,大帆船贸易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商薇《试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敦煌在唐朝以后持续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帆船贸易”航道开通的影响,并指出“大帆船贸易”的内在缺陷。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国际贸易中心和贸易路线变迁历程中得到的启示。
2022-12-19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如表为葡萄牙在印度洋贸易的数据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商品名1505年1518年
胡椒10740032128962
桂皮87891342
肉豆蔻986
紫胶41166443
红檀木27978
丝绸2660
………………
总数11219592242112

A.西欧手工业品行销海外B.新航线带动了商品流通
C.葡萄牙独占东西方商路D.殖民扩张促进三角贸易
2022-12-1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邓州春雨国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573年“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首航标志着由哥伦布开启的西班牙人新航路的真正完成。更重要的是,它与葡萄牙人建立起的太平洋西部航线在南中国海交汇时,一个常规性而持久的跨洋联系才在亚、非、欧、美四个大陆之间真正建立起来。据此可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A.实现了哥伦布到东方寻找黄金的初衷
B.扩大了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贸易范围
C.建立了以菲律宾为主的东西贸易通道
D.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
2022-11-23更新 | 1410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历史事件(物)发生的时间无论是短还是长、主观意图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其共同的特点是都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表10个重大历史事件(物)及所持续的时间,回答问题。
1.公元前2950年—公元前30年,埃及法老统治长达2920年。
2.公元前7世纪—1568年,中国长城的建造长达2000余年。
3.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罗马帝国存在的时间为503年。
4.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海,71天。
5.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4年3个月零15天
6.1922—1991年,苏联存在的时间为69年零2天。
7.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6天。
8.1945年,记者拍摄到美军攻占硫磺岛后升旗的一瞬间,用时1/400秒。
9.1963年,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用时16分零1秒。
10.2001年,“9·11”恐怖袭击,持续1小时42分5秒。

——摘编自黄牧航《“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反思》《历史教学》2022年第5期


通过解读表中相互关联的历史事物(件),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相互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4、15世纪,非洲东海岸的基卢瓦(位于今坦桑尼亚)居民从印度进口棉纺织品、香水和珍珠,近代考古学家还在此挖掘出大量的中国瓷器。基卢瓦的商人进口这些商品,将从内陆地区获得的黄金、奴隶和象牙卖出。这反映出基卢瓦(     
A.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B.参与印度洋贸易圈的商业活动
C.同宋朝政府有着直接贸易往来D.贩卖奴隶到美洲以换取奢侈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