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1492年,哥伦布与西班牙王室签订协议:“作为海洋领主的陛下,从今以后赐予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以‘唐’的尊号(贵族尊号),并委任他为一切海岛和大陆的司令。一切商品,不论是珍珠或宝石,黄金或白银,香料或其他货物……他都有权把全部获得物的十分之一留给自己,其余的十分之九应呈献给陛下。”由此可以推知
A.商业革命推动欧洲航海探险B.王室支持是远航的主要动因
C.中国元素深刻影响贵族命名D.野蛮的殖民掠夺将接踵而至
2 . 目录是一部著作核心内容的提炼,能反映出整本书的框架结构以及主体思想,为阅读者指引方向。为研究西方殖民扩张史,某学者选取了诸多材料,其中包含以下四个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贩运到美洲的奴隶人口数量(单位:千人)

1500~16001601170017011810181118701500—~1870
巴西50560189111453647
加勒比海地区4643234963793
西班牙美洲752935796061552
美国34851399

材料二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实践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政治主张。到19世纪后半期,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借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形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向前发展的,社会发展的规律同生物进化的规律一样,也是生存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因此,强者荣华富贵、弱者卑微贫贱都是社会进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材料三   


材料四   



请为该学者的专著《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史》拟定一份目录,并简要说明。(要求:“目录”应当线索明晰,结构完整;“说明”应当表述成文,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2-01-18更新 | 504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17世纪,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这些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有的甚至可以自行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和缔结条约。这些公司的活动
A.加速西欧资本原始积累B.推动自由贸易体制建立
C.扫除经济全球化的障碍D.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 . 西班牙较早发展了牧羊业,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并掠夺金银,最具条件从毛织业中获利。当英、法保护民族工商业时,它仍出口原料和进口成品,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表明
A.西班牙过度依赖殖民地B.国内工业发展是国家实力的基础
C.国际分工对西班牙不利D.早期经济全球化破坏性更为严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殖民主义国家在被称为“最后的大陆”的非洲占领的领土只有318万平方公里,而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里,欧洲对于非洲的兴趣又浓厚起来,在非洲占领了2569万平方公里土地。由于欧洲的迅速工业化和人口的增加,对植物油、植物纤维、橡胶和某些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大,对新原料的需要引起对非洲原料产地的激烈争夺。

——摘自徐长江《海权论陆权论空权论,谁才是主宰未来世界的大战略》

材料二   一般认为,近代西方国家最早占领的殖民地是葡萄牙于1415年占领的休达。该港原属摩洛哥(非洲西北部),为控制经休达中转的西非黄金及象牙的进口,葡萄牙经过周密部署占领了休达港,随后为直接与出产黄金的西非黑人帝国建立联系,又沿非洲海岸南下,占领了马德拉、佛得角等群岛。……工业革命后,非洲以生产蔗糖、烟草和贩卖黑奴为主的殖民贸易已经因机器的出现而不再令殖民国家赚取相当的利润。工业国家对棉花、羊毛、铜、锡、煤炭等工业原料的急切需求取代了原本对消费品的需求,同时这些国家因本地市场已经饱和,因此急切需要在本国之外开辟市场,以销售这些国家所生产的大量工业制品,从而赚取丰厚利润。

——节选自《殖民地:受宗主国的经济剥削与政治奴役的国家和地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前后,殖民者对非洲的侵略发生了哪些变化?
(2)19世纪晚期面对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非洲人民掀起反抗斗争的高潮,列举出其中的两个突出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今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对其进行管理。武帝时有外国使者前来进献后,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碧琉璃、奇石、异物。唐朝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内海贸易。对朝贡使团只准许使者及随从二人入京觐见。当时往来的主要货物为丝绸、瓷器、漆器等输出品及胡椒、香料、珠宝、象牙等输入品。两宋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政府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外商货物。当时进出口货物达400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简表

阶段时期欧美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特点
雏形出现新航路开辟到十八世纪中期开辟从欧洲到东方的新航线,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进行殖民掠夺,扩张殖民地
初步形成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晚期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大机器生产和蒸汽时代,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的阶段
最终形成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开展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

——根据《百度百科·世界市场》整理而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在15世纪早期“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原因。
(3)与材料一中的丝绸之路形成过程相比,材料三中所反映的世界市场在形成中具有哪些特征。
2020-12-0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三幅图片反映公元 1 年、1600 年、1800 年西方对全球的了解(图中白色区域)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西方对全球认识空间演进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对全球认识空间不断拓展的影响。
2020-07-02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英】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蘅译《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材料二   美国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弗朗西斯·福山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摘编自1989年福山《历史的终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列强改变世界的方式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驳斥福山的观点。
2020-05-17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5月统一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9 . 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的官吏“把自己居留殖民地的时期看做他们一生永远不会再有的幸福时代。如果这些年代里不置下财产,就会成为笑柄”。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拉美地区物产丰富B.西、葡两国在拉美的殖民机构非常腐朽
C.殖民者的贪婪D.拉美地区遭受西、葡殖民者的疯狂掠夺
10 . 民族语言往往也会烙上历史的印记,巴西著名的球星罗纳尔多不用翻译就可以和下列哪位著名球星进行交流
A.意大利的巴乔B.英国的贝克汉姆
C.葡萄牙的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D.法国的齐达内
2020-04-14更新 | 479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