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海洋孕育生命、连通世界、促进发展。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纵观人类发展史,有海洋环绕其旁的国家欲实现完全独立富强,必须有通海之路,并且具备相应的海洋经略能力。而判断一国海洋经略能力的重要标准在于是否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并与之相适应的海军战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都铎王朝(1485~1603时期英国海军发展情况

国王海军发展情况
亨利七世
1485~1509年在位)
改变海军临时组建的思想;模仿葡萄牙武装商船,建造了两艘战舰(排水量600~700吨);设立皇家船坞,建造军舰,如1488年建成的“总督”号,安装了比当时任何船只都多的火炮,但这些火炮不能在远距离摧毁敌船;对建造排水量超过100吨的船只给予补贴
亨利八世
1509~1547年在位)

建造最大战舰“伟大的哈利”号,排水量1200吨,炮弹最大射程1600码;其去世时,英国已拥有50多艘类似的战舰;成立海军部前身——海军事务委员会;成立航海技术学校,对海军技术、造船学和枪炮制造术进行研究;继续鼓励民间造船业的发展

伊丽莎白一世
1558~1603年在位)

1571~1576年建造了重视速度和机动且适于远洋的百吨以上的船只51艘;强调用纵队代替传统的横队,以充分发挥每艘舰船的火力;在此基础上,英国于1588年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摘编自王银星《安全战略、地缘特征与英国海军的创建》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军战略转型情况,着实影响着其未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海军建设,并随着国际环境变换、国内形势需要不断调适海军战略。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我国对海洋依赖度有限,以及巩固新生政权需要等方面考量,人民海军职责范围主要是在沿海、沿江等近岸领域。斗转星移,推进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现代化进程加快,为实现新经济发展目标,国家对于海洋方向上安全依赖度加强。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海军战略防御能力,此时,“近海防御”战略应运而生。我国统一“近海”概念为“我国的黄海、东海、南海、南沙群岛及台湾、冲绳岛链内外海域,以及太平洋北部的海域”。随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重,海上航运对中国经济有着非同以往的战略意义,赴远海为中国商船护航以及在大洋上保护国家利益成为我国海军发展的迫切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军伟业加速推进。短短10年间,人民海军主战舰艇数量,从十位数向百位数递增,我国海军多次执行亚丁湾护航、赴远海编队训练、对外友好访问等任务,人民海军已从“黄水”走向“蓝汞”,从“浅蓝”走向“深蓝”。20226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这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摘编自周于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原因、表现、影响等角度对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海军的发展情况进行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海军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因素。综合以上材料,你可以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八)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战争启示

人类有史以来,战争频仍,烽火不断。战争带给世人深重灾难,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公元前4世纪,通过暴力冲突方式,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这一时期,充当希腊文化传播“使者”的是(     
A.波斯帝国B.亚述帝国C.马其顿帝国D.罗马帝国

(2)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诸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当是(     
A.新兴城市大量涌现B.美洲国家纷纷独立
C.工业革命蓬勃开展D.欧洲殖民掠夺美洲

(3)“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法典……”材料强调拿破仑对外战争(     
A.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B.受被征服地区人民拥戴
C.具有鲜明的正义色彩D.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4)观察下列两地图,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出现的新国家。
________________(填写国名)

材料   只有少数几个人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就是其中一个,他于1918年写下了以下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的预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5)材料中“非凡预测”所指系列事件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简要说说美国黑人领袖“非凡预测”之依据。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上海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3 . 17世纪后,荷兰人将甘蔗种植中心转移到中南美洲,一种基于砂糖贸易的历史现象诞生了,那就是著名的“三角贸易”……数以万吨糖被运至欧洲码头,大多数从事砂糖贸易的商人都住在英国,因富有逐渐进入上流社会,几乎把持了当时英国政治。这主要表明(     
A.蔗糖消费渐趋平民化B.工业革命提高生产力
C.洲际贸易推动阶层变动D.商业革命范围呈现扩大
4 .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大量种植美洲的经济作物——烟草、可可、棉花等,导致原本茂密的原始森林被滥伐,木材运回欧洲,开辟出来的“荒地”辟垦为大种植庄园,葡萄、橄榄树、蔗糖等遍及深谷低地……雄心勃勃的欧洲殖民者想在新大陆建立一个“新欧洲”。根据上述史实可知,“新欧洲”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阻碍是(     
A.经济附庸地位B.生态环境失衡C.主权日渐丧失D.人口大量外流
7日内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强化考试(四)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都铎王朝时期的殖民扩张奠定了大英帝国的基石。这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经过了大约一个半世纪。殖民扩张驱使英国人反对包括罗马教皇、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汉萨人等在内的外国势力对英格兰的束缚、限制与威胁,英国人把海外殖民扩张视为实现英格兰民族平等发展的神圣权利。这反映了(     
A.殖民扩张促进民族国家发展B.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充满血腥
C.列强对外殖民扩张竞争激烈D.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写史”是一项人类社会活动,女性写史的发展和社会变化休戚相关。19世纪末至20世纪早期的新史学时期是欧美女性写史的“高光时刻”,据表所述。

姓名生卒研究方向学术职位
露西·梅纳德·萨蒙1853—1927社会史美国历史协会执行委员会的第一位女性成员
内莉·尼尔森1876—1947中世纪社会经济史美国历史协会的第一位女主席;美国中世纪学会主席
泽利亚·纳托尔1857—1933墨西哥历史与考古学美国人类学协会创始会员
路易斯·凯洛格1862—1942殖民时代的美国史密西西比河谷历史协会主席
海伦·凯姆1885—1968中世纪地方行政史第一位被任命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的女性;国际庄园大会历史委员会主席
玛丽·威廉姆斯1878—1944拉丁美洲历史《拉美裔美国人历史评论》编委会;美国历史协会拉丁美洲历史会议秘书
莉莲·诺里斯1870—1920中世纪经济史英国第二位经济史教授;伦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皇家经济学会理事会和皇家历史学会理事会的成员
艾琳·鲍尔1889—1940中世纪社会经济史与女性史经济史学会和《经济历史评论》的重要创始者之一;伦敦经济学院的第二位女性经济史教授
海德薇·辛茨1884—1942法国大革命史及宪政史柏林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教师;德国最著名历史专业刊物《历史杂志》工作人员
吉娜·法索利1905—1992中世纪城市史任教于博洛尼亚大学;意大利第一位中世纪历史女性教授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身于中产阶级或“寒门”的女性逐渐成为“独立”书写历史的主体。1850年之后出生的自立女性史家比例从50%上升到90%,她们的基本职业目标——经济独立——与男性史家并无显著差异。女性史学家首先受惠于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而社会意识的转变也为女性史家成长提供有利的氛围。据统计,在1800年以后出生的女性历史学家中,有将近一半的人参加过某种形式的女权主义活动。19世纪末,德国史学界的卡尔·兰普勒希特(KarlLamprecht,1856—1915)提出了对兰克史学的质疑,他为这场史学转向运动冠以“新”的字眼。这种开放性和民主化的史学转型趋向,给予女性史学家更多的发挥空间,女性在经济史、社会史等新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摘编自辇宏晔、周巩固《“他者”与“她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美女性写史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美女性史家的写史风格。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美女性写史的时代背景。
2024-05-3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九县一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7 . 马克思指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马克思意在强调(     
A.近代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多元途径B.西方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
C.英国的现代化建立在殖民罪恶之上D.世界市场体系的孕育成长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正如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和大航海开启了世界海上单极霸权的时代,海上单极在英国霸权时代到达巅峰,随后在20世纪初开始步入下降趋势;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酝酿的军事技术、国际规范和海洋复杂性等因素正在世界各地区推回、牵制或稀释各大国的海上权力,及至21世纪第二个十年,全球正在进入“海上多极”的时代。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16世纪以来的海上格局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海上格局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海上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4-05-3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地理大发现后,“发现论”“无主地论”“无主领土论”和“优先权论”等成为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等国占取殖民地的国际法理论工具。虽然这四种理论开始完全否定,后来部分承认土著对土地事实上或法律上的财产权,但都是将殖民地“财产化”,其目的都在于为殖民者(     
A.提供占领殖民地的“正当依据”B.揭示殖民帝国全球扩张的意义
C.完善国际法赋予的普遍性原则D.为殖民地国家争取平等国际地位
10 . 观察下图(图中深色阴影部分,是欧洲列强开辟的殖民地),由图中信息可以推知(     

A.商业资本是殖民扩张的动力B.商业资本是殖民扩张的动力
C.工业革命的市场条件已具备D.自由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2024-05-2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