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搜集史料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资料卡,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正当各州提出许多方案、争论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农奴革命斗争日益高涨,用革命的方式摧毁农奴制度的威胁越来越大。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
C.日本明治维新D.俄国农奴制改革
2 . 19世纪60年代,俄国与日本先后进行改革,两者都(     
A.废除封建等级制度B.实行地方自治C.刺激工业发展D.废除农奴制度
3 . 1902年,16岁的柳亚子“谈卢梭《民约论》,倡天赋人权之说,雅慕其人,更名曰人权,字亚卢”。由此可知(     
A.启蒙学说传至中国B.君主专制制度已经倒台
C.新文化运动开始发动D.民主科学成为社会共识
4 . 俄国近代化道路与农业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编自孙成木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什么问题?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材料二:下图反映的是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基本原因?
2023-09-16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2021-2022年高二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世纪时,只有教士才有阅读《圣经》的权利。到了16世纪中期,普通教民相信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资产阶级革命
6 . 有学者认为,欧洲近世史曙光发自两大潮流:一是希腊思想之复活,二是原始基督教之复活。第二个潮流是指(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近代科学革命D.启蒙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这体现了(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传统B.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
C.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D.浪漫主义的气息
8 . 下列历史事件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1861年俄国沙皇政府进行农奴制改革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
1861年意大利王国建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A.国家统一实现B.资本主义扩展C.资产阶级革命D.封建统治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和中世纪画家所画的同类题材不同,这类画作是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来体现人文主义思想。这种画风最早出现于(     
A.14世纪的荷兰B.15世纪的意大利C.16世纪的德国D.17世纪的法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图是一幅发表于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时期的宣传画,判断下列作品的主题与之最接近的是(            
A.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B.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C.卢梭的《社会契约论》D.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