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学者陈乐民把“人与上帝”的关系问题比喻为一团线的线头,抓住线头牵拉开去,把线团打开的整个过程,就是十四到十八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该学者描述的“革命链条”(     
A.得益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B.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C.抨击了教会腐败和保守思想D.起源于自然科学的进步
2022-11-30更新 | 1243次组卷 | 24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所谓的“文艺复兴人”,在行为、预设及理念方面比我们以为的还要传统,也比他们自认的传统很多。他们在许多方面离他们自以为亲近的古罗马很远,离他们自以为远的中世纪很近,很难摆脱中世纪文化的影响。该学者意在强调(     
A.文艺复兴群体自我认识模糊B.古希腊罗马文化影响力有限
C.思想观念的改造具有两面性D.文化发展是在传承中的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园林历史是一部人类文化的历史:从古希腊时期向诸神祈祷庇佑的会场,到文艺复兴时期成为身份地位、财富实力的象征,再到后期成为娱乐宴会的舞台。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人文主义内涵的深化B.宗教神学的弱化
C.民众审美层次的提高D.世俗王权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欧洲中世纪早期学者奥古斯丁指出,上帝把人造成理性的东西,让人支配不合理性的东西,即不支配人而是支配禽兽。人与人之间,开始时是不存在支配关系的。奥古斯丁这一言论(     
A.具有浓厚的异端色彩B.适应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C.蕴含着人人平等思想D.迎合了统治阶层的需求
2023-05-10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六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二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模式是指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如果主导性文化模式失范,即其制约作用和规范作用失灵,文化模式就会从常规期和稳定期进入怀疑期和紊乱期,文化危机也就出现了。随后,文化往往会进入转型期。所谓文化转型就是文化模式的剧变或革命,即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取代原有的文化模式。

—摘编自姜守明、洪霞《西方文化史》


根据材料,围绕“文化危机与文化转型”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5-10更新 | 179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六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二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