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中古时期西欧的发展变化】

材料一   中古时期西欧教权与王权关系的演变   

阶段史实
初期751年,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教会的支持下当上了法兰克王国的国王。为了酬谢教会,丕平两次向与教皇为敌的伦巴德人开战,占领了意大利的中部地区,并把中部地区,连同罗马城一起献给了教皇
中期961年教皇约翰十二世依赖德国皇帝奥托一世,打败了与教皇为敌的罗马贵族,次年为奥托一世举行加冕典礼,尊称为罗马帝国皇帝。1122年,罗马教皇与德国皇帝签订了沃姆斯协定,皇帝承认教会对主教选举和任命的自由;在任命主教时,世俗君主赐给主教以权力,作为世俗权力的象征
后期教皇英诺森三世上台后,发表了《宇宙的创造者》,声称:宇宙的创造者设立了两大尊位;较大的那个主管灵魂,较次的那个主管内体。君王的权力从教皇的权力而取得威望。1309年,腓力四世把教廷从罗马迁到法国的阿维农城,史称“阿维农之囚”,使教皇成为法国国王的御用工具

——摘编自孙慧《中世纪的王权与教权》

材料二   中古时期西欧部分历史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020首次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对西班牙城市莱昂),随后,城市逐渐兴起
1088号称“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许多学生热衷于罗马法律
1167英国牛津大学正式成立,40多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
1215英国贵族和骑士代表迫使国王约翰签署了限制王权的《自由大宪章》
1296曾就读于博洛尼亚大学的但丁,成为百人会议(市议会性质)的成员
1302法王腓力四世召开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宣布教皇无权干涉法国内政
1305法王腓力四世强行拥立法籍教皇克雷芒五世,并将教廷迁至法国控制的阿维农
1348曾就读于法国蒙特波利大学的彼特拉克,因思念死于黑死病的劳拉始撰《歌集》
1497卡伯特受英国国王亨利七世的派遣和支持,航行至北美的加拿大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时期西欧教权与王权关系的演变历程。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11—15世纪西欧社会出现的新现象。
2023-07-13更新 | 7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省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五世纪的意大利,不仅思想变,乃至行为亦无一不变。研究文艺复兴应注意不能专注意大利,意大利固为文艺复兴之源,然而欧洲其他诸多地区取得之成就亦大有可纪者。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型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这一时期文学、艺术作品成为他们肯定个人价值、表达个人真实感情的工具。

——摘编自蒋百里《欧洲文艺复兴史》

材料二   16世纪初,西欧新兴的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以本国的封建政权为后盾,这就决定了这场改革并不彻底。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对于完全由宗教培养起来的群众感情来说,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马丁·路德指出,信仰的唯一途径就是《圣经》,每个人自己有权凭借自己的理性和智慧去理解《圣经》。正如罗素曾指出:“为自由的斗争是从宗教问题上开始的,也是在宗教问题上得到一个几乎彻底地胜利。”马丁·路德还肯定世俗生活的价值,称“履行世俗的职业劳动”是个人道德活动所能采取的最高形式,这种关于“职业”的理论被后人称为“资本主义精神”。

——摘编自范迎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及其对西方近代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启蒙运动最早出现于英国,而法国的启蒙运动以其彻底地反封建性质对欧洲、美洲以及以后的亚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是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封建等级制度排除了资产阶级进入国家权力机构的一切机会,因此彻底铲除封建专制、要求政治权利成为资产阶级的斗争目标。在自然科学、文化艺术迅速发展的法国,先后涌现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批思想家,他们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促进了思想领域新面貌的展现。

——摘编自张朝阳《法国何以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洲文艺复兴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革命运动”以宗教改革形式出现的主要原因,并简要说明其积极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时期思想领域产生的新变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果要在欧洲文化史上选择一个时段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无论从产生的背景还是从所包蕴的内容来看,都以文艺复兴较为相当(当然,二者的差异也不应忽视)正如伏尔泰所指出的,文艺复兴的重大意义不在于复古,而在于创新。与此相类似,明清之际的大师们是在阐扬先秦诸子和复兴“三代之制'啲旗帜下展开对封建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批判的。

——摘自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札记》

材料二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两部理论著作,两书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梁启超说:如果把《新学伪经考》比做“思想界之一大飓风”,那么《孔子改制考》便如同“火山喷发”。顽固派指斥康有为“惑世诬民,非圣无法”、“邪说暴行、横流天下。”康有为自己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摘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与欧洲文艺复兴在产生的经济背景、主要内容、论证手段等方面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康有为所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的历史地位。
2020-09-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没有一个强有力国家组成民间社会时,基督教居然能够维持,这是欧洲得以继续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教会有能力把世俗的目标经由宗教条例合法化。最初,教会把一周7日的第一天礼拜日定为“主日”,在这一天,任何不得攻击他的敌人,以营造一种比较和平的社会氛围。不久以后,又陆续发展出各种圣日,在圣日也不能攻打敌人。而后,又提出所谓“神的休战日”;还规定在集市的日子不得争战。

——【荷】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

材料二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皇,反对教权的政府。

——摘编自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教会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教会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关“人”的价值观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英国史学家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代表的思想肯定人性与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保护人的尊严。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伊拉斯谟反对中世纪僵化保守的经院神学,因为在这种神学的视角下,个人只是神的附属品。同时,伊拉斯谟也反对将人划分为与其他动物等同的科学研究对象,因为在这种科学观的视角下,人和动物一样是试验品。

——《伊拉斯谟: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公共知识分子》

材料二   15171031日,马丁·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出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认为: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靠积累功德赎罪也无益,只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于赦罪。

——《基督时报》

材料三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主张。分析这些主张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和卢梭对“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提出的设想。
6 . 【语言文字与社会管理】

材料一   中国古代通用语推广大事记(部分)

时期大事记
西周职官外史的职责之一即“掌达书名(书名:书写的文字)于四方”。周宣王时,编纂识字课本《史籀(zhòu)篇》(我国古代最早的字书之一,已经佚失)。
以原秦晋方音为基础形成“通语”,以隶书为通用文字,编纂了一大批推行通用语言文字的字典辞书。规定学童必须能够背诵、讲解和书写八种字体九千字方能为吏。
隋唐隋朝整理的声韵书籍《切韵》在唐代被定为科举考试的标准韵书;政府组织刊定制作《字样》《干禄字书》《五经文字》等颁行天下。
明清明初颁行“参考中原雅音”编订的《洪武正韵》。雍正帝下旨“以福建、广东人多不谙官话、着地方官训导”,并设正音书院,教授南方的官员和读书人标准“官话”。

——据孙海娥《我国国家通用语》等

材料二   在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中世纪,拉丁语作为官方语言主要在基督教话语体系和封建贵族的统治上层发挥作用。由但丁等人发起的“俗语运动”强调语言的可感性、可说性,可听性,语言从生活中收集并提炼,并以此将主体带入新的道德世界。……“俗语运动”让语言从中世纪的神学话语“下降”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将语言与人真正连接起来,使人能够在语言的帮助下掌握自身。语言成为人们摆脱属地控制的有效工具,并由此形成了广大的社群与社会。“俗语运动”对当时的西欧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政府法律文件、公共标语、城市雕塑等逐渐被俗语取代,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剧烈变化。

——摘编自徐艳东《自由、尊严与主体权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推广通用语的措施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俗语运动的社会影响。
2022-02-0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对于普通人来说遥不可及,并且与人的基本经验背道而驰。……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材料二   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其他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数学和数学方法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及时地汲取了新科学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自然哲学倾向的新哲学体系,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材料三   法国哲学家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上帝、人性、善与恶。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他们热情地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最有名的、在许多方面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弗朗索瓦·玛瑞·阿鲁埃,他以伏尔泰的笔名闻名于世。在他漫长的生涯里,写了七十多部有趣的著作,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对哲学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研究出现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哲学家们是如何“改良社会和人性”的?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摘编自《中华文体库》

材料二   这里是数不清的悲伤,野蛮凶狠的庙堂;

这里是邪教徒的寺院,引入邪道的学堂;

这里是眼泪的发源地,是黑暗的监狱,是个充满欺骗的场所;

在这里,善良被扼杀,凶恶却在成长;

这儿是人们死前的黑夜和地狱。

难道上帝不将惩罚你?

——彼特拉克《歌集》

材料三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人士复兴希腊、罗马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欧洲文化达到高度繁荣和高度完美的境界,但是在中世纪却衰弱下来甚至湮灭了,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成了文化沙漠。因此他们怀有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求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这是“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2)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材料二是如何体现这一精神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与古希腊人文思想之间的关系,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