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充分发展,但当时的戏剧也对其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例如,在悲剧《奥瑞斯特斯·复仇神》中,女神雅典娜警醒人们切勿挑起公民之间的对立,导致城邦一再陷入内斗。在《请愿妇女》中,外邦传令官谴责雅典民众在公民大会议事时鲁莽成性,经常在情绪驱使之下投票决议发动战争。在喜剧《马蜂》中,雅典陪审员被比喻为成群结队的马蜂,他们往往被“煽动家”蛊惑,不问案情原委便要判人重刑甚至死刑。

——根据王焕生等编译《古希腊悲喜剧全集》整理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辉煌的文学形式是戏剧。它原先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在早期其情节很短,演员是业余的。至16世纪下半叶,戏剧迅速发展,演出场地也从教堂搬到剧场,并出现了职业演员。此后,剧场成为伦敦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的剧院吸引着国内外的观众,历史剧和爱情剧取代圣经故事,成为主要题材。在当时戏剧首先属于商业行为,是一种大众娱乐形式,其次才是一种艺术形式,剧作家的初衷只是取悦于观众。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清朝实行“湖广填四川”时,高腔、皮黄、梆子等戏曲声腔也随之入川。当时四川“大约西人用秦腔,南人用昆腔,楚人土著多曳(弋)声曰高腔”。但随着移民后代的原籍意识逐渐消融,形成一个以高腔为主、五腔并存的大剧种——川剧。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川剧各戏班、剧团要求艺术革新的民主思想日益浓厚,兴起了以穿戴时装、演时事为特点的川剧时装新戏。抗战爆发后,川剧界编演了《枪毙韩复榘》等大量直接反映抗战事迹的时装新戏。自20世纪初到40年代,川剧舞台上总计演出过400多个时装新戏剧目,有力推动了川剧的变革。

21世纪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倡导和资金支持下,川剧院团本着弘扬传统文化、普及川剧艺术的目的,免费将优秀剧目送到校园演出,教授中小学生学习川剧表演、打击乐。不少学生看完戏后,对川剧产生了兴趣,感叹传统川剧的博大精深。各院团还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川剧进社区活动,以名家名段演出惠民,满足了社区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提高了社区居民共创和谐社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根据杜建华《川剧史话》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戏剧所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的变化趋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剧形成与发展的原因,以及在新世纪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2024-04-09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高三3月抽样统测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诏令各地诸侯和教会归顺罗马教皇希尔维斯特及其后继者,并把“罗马城、全部意大利和帝国西部诸行省”都赠给了教皇,这一文件被称为《君士坦丁的赠礼》,教会强调该文件确立了其兼领西部帝国的合法性。然而15世纪一名叫瓦拉的教士凭借实证和历史语言的辨析,证明了这一文件系后世伪作。瓦拉对这一文献的考证反映了(     
A.进步人士反对宗教的立场B.抵制基督教的神学教条
C.王权加速民族国家的扩展D.人作为批判主体的尝试
2024-03-09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 (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7世纪作家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一书中借桑丘之口说出了这样一段话:“我听过神父讲道,说我们爱上帝就该这样:只为他自身而爱他,不是为了追求荣誉或害怕责罚。不过我倒愿意为了他的权力而爱他并为他效劳。”这种认知反映了(     
A.人文主义的发展B.因信称义的主张
C.启蒙运动的兴起D.教会统治的瓦解
2024-02-20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6至17世纪,英国艺术、文学、戏剧、音乐和科学等领域都获得了重大发展。莎士比亚的作品堪称经典之作;女性也在社会地位和文学创作方面崛起,出现了如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和艾米莉·勃朗特等杰出女性。这说明此时英国(     
A.成为文艺复兴中心B.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C.对外学术交流频繁D.引领欧洲文化潮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4世纪到16世纪长达300余年的时间里,爆发了早期资产阶级冲击封建贵族统治的两大革命。革命之一的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开始,而后传播到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全欧洲。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文艺复兴不单单是文学艺术的复兴,而且是思想和科学的复兴。

——摘编自孟节省、林雪原编著《西方文化漫谈》

材料二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也有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近代以来,无数中国的志士仁人为努力建设中国的新文化而奋斗,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能抛弃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然,也不能死抱着老祖宗的遗产当现代的阿Q。继传统文化,既要在传承中创新,也要在创新中传承。

——摘编自王霁主编《中国传统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并简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当代对待本国传统文化应持的科学态度。
2023-04-08更新 | 473次组卷 | 9卷引用:历史(重庆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5世纪中叶,意大利教育家维多利诺认为:“强健的体魄、丰厚的知识与良好的品德是进行博雅教育的目的,体育对于人的教化的重要性仅次于德育,并强调进行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的体魄和精神和谐发展,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这一主张(     
A.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B.推动了体育运动的平民化
C.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D.适应了工业化的社会需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并非所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文主义者都推崇古希腊罗马典籍。事实上,早在14纪末就出现了一种“全然改变的态度”,即不是复兴而是拒斥古希腊罗马文明遗产的态度。一种新的政治感觉促使某些人文主义者拒斥古希腊罗马典籍中的历史认知和道德哲学。这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发展B.文艺复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运动
C.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还不够充分D.古希腊罗马文化不适用于当时的欧洲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550年,埃及服饰的发展相对稳定。一般来说,埃及人会穿一种短裙申提(schenti,最初仅供法老穿用),这种服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仅限上层阶级穿用。服饰的布料多采用亚麻纤维,由于亚麻织物凉爽、轻便,适合埃及的气候。各神殿中的祭司浮雕形象在或长或短的申提外面常穿一件三角形或金字塔形的围裙;伊西斯神殿中的托勒密二世浮雕头戴王冠,王冠的圆柱形基座后部向上延伸,托起了两个花冠,红色花冠代表下埃及,上部的白色花冠代表上埃及,基座和两个花冠三者共同构成一个王冠的整体。

——摘自[英]梅利莎.利文顿编著,宋炀译《世界服饰史图典.古代到19世纪的时尚》

材料二       15世纪以来,服饰时尚的领导者集中在日益辉煌的欧洲宫廷,包括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欧洲男性服饰凸显肌肉发达、肩膀宽大,女性服饰呈现丰胸、细腰、矮小、圆臀特点,这种造型观念是基于人体解剖学制衣的理念,摆脱了哥特的直线型风格。男女服饰面料都比较豪华,女士往往还佩戴华丽的珠宝首饰。欧洲人对服装的迷恋还体现在服装类书籍的发展之中,仅1560年至1601年间,意大利、法国、佛兰德斯和德国就出版了十几本服装类书籍,这些书籍是木版画作品集和雕版印刷品,其中有很多欧洲的服饰,也有一些涉及近东、非洲甚至新大陆地区的服装。

——摘编自黄士龙《中西服饰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埃及服饰文化所体现的文明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以来欧洲服饰发展的趋势,并简析其原因。
(3)综合以上信息,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你对服饰文化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4--15世纪,意天利地区的服饰发生了变化。以男子服饰为例,传统的长袍外套逐渐变短,紧贴身体曲线的短款紧身上衣风靡一时,紧身外套上的束身腰带和出门时搭配的斗篷成为这一时期意大利男性服饰中最重要的装饰物。这反映出(     )
A.奢靡之风在意大利盛行B.传统审美观念发生根本变化
C.工业文明要求服饰简约D.人文主义思想影响社会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3世纪,牛津大学是欧洲的希腊典籍翻译中心之一,翻译了包括亚里士多德著作在内的大量希腊科学典籍。学者罗杰·培根还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现象,他撰写了《神学概要》,攻击经院哲学,批判教士的道德败坏。这反映出
A.英国成为欧洲文化中心B.人文主义文化观的发展
C.文艺复兴已扩展到西欧D.基督教的腐化日益严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