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格平等思想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伴随着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身份等级制度的废除逐渐形成的。中国更多地重视以国家和集体为中心的群体人格平等。西方则是由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的市民阶层,要求把平等、自由等作为人的基本要求提出。然后,在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中,借用自然本性的力量将人格宣布为人权;后来通过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以法律的形式将人权原则确认下来。中国艰难的时局让人格平等最终形成了重视群体、国家的平等权利观。首先,由市场经济所培育的要求人格平等的新兴阶级力量无法通过自主行为将经济要求上升为法律的诉求;其次,传统的等级文化仍然有很强的社会基础,近代个人人格平等思想文化基础无从生发。另外,中国传统社会中形成了以国家和家族为中心的社会关系架构方式,历史文化的惯性对近代中国仍有巨大的影响。

——摘编自柴荣《近代中西人格平等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指出近代中国人格平等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人格平等思想与中国的不同并说明其原因。
2024-01-24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冯梦龙(1574一约1646年),苏州府吴县人,出身书香门第。他从小博览群书,年轻时准备走科举入仕之途,但直到五十七岁时才考中贡生。他推崇李贽的离经叛道与疏狂放荡。从三十多岁起,他用大部分精力搜集民间文学作品,编辑、整理和改写、创作受社会欢迎的通俗文学故事、民歌、剧本等。编成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最为著名。冯梦龙对通俗文学的社会功能十分重视,较之《孝经》《论语》刻板正经地宣讲封建伦理,它更易于被民间接受。“三言”问世后,文坛仿其形式而拟写话本之作,进而形成晚明通俗文学发言展的高潮。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三言》与《十日谈》在时间上虽然相差了二百多年,但是因时代背景的相似使得无论在题材来源、情节架构、主题意旨以及思想观念诸方面均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各自成为东西方启蒙文学的先驱。

——摘编自郭秀媛、詹福瑞《《三言》与《十日谈》比较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冯梦龙能够在文学领域取得成就的原因及其作品的特点。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部文学作品时代背景的共性。
2024-01-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中世纪,幸福即物质,只有在物质上得到满足,才能感觉幸福。而文艺复兴运动拓展了幸福的概念,在人文主义者看来,除了物质,人更要有文化和精神上的需要,同时要在社会得到认同。这说明文艺复兴(     
A.顺应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潮流B.以关注人的情感需求为核心
C.彻底否定了教会的禁欲主义D.对人性的理解更加深刻合理
4 . 与12至13世纪的欧洲人不同,中世纪后期欧洲人重视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成功。这种做法形成了一种理想:成为“通才”,即通过个人天赋和后天努力通晓各种领域的知识并获得名望的人。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欧洲人
A.崇尚自由民主B.猛烈抨击封建专制统治
C.关注个人价值D.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2021-06-01更新 | 724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有人直言不讳自己是自由思想家,但死亡迫临时会与教会和解;大多数学者虽痛感教皇的罪恶,但还是乐于接受教皇的聘用。这些现象说明
A.文艺复兴的发展依赖神权庇佑B.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尚未成熟
C.文艺复兴时学者缺乏虔诚信仰D.当时知识分子尚未真正觉醒
2021-05-14更新 | 811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据《君士坦丁惠赐书》记载,4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赐赠给了教皇。学者瓦拉(1406—1457)对此产生怀疑,仔细考证《君士坦丁惠赐书》后,以圣经和历史文献为依据,证明此“神圣文本”是教会伪造的。瓦拉的研究
A.反映了新教教义的政治影响B.否定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C.冲击了君权神授的专制观念D.显示了人类理性的主体意义
2021-04-29更新 | 865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疫情的爆发往往引起人们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浩劫当前,这城里的法纪和圣规几乎全都荡然无存了;因为神父和执法的官员,也不能例外,都死的死了,病的病了,要不就是连一个手下人也没有,无从执行他们的职务了;因此,简直每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在这种情况下,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开始抬头。

——薄伽丘《十日谈》

薄伽丘笔下的人物崇尚与大多数前辈不同的品质。他们不再热衷于虔诚、军事技艺,而认为智慧和灵活对成功来说是必要的。……报酬和胜利属于那些活跃的或者自助的人。

——美国历史学者罗伯特·戈特弗里德《黑死病:中世纪欧洲的自然和人类灾难》

材料二   2020年3月,白宫表示考虑以联邦政府名义下达对纽约州等三个疫情严重州的强制隔离,遭到纽约州州长科莫的强烈反对,认为这是“联邦政府向这些州宣战”。因为根据联邦分权原则,对重点疫区是否采取强制隔离属于各州行使的权力,联邦政府无权用强制性手段干预州政。除非各州愿意让渡一部分治权,联邦政府无权统一部署旨在切断病毒传播链的强制性措施。

——魏南枝《美国抗疫不力的政治制度症结》《光明日报》2020年06月14日 08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两部著作的史料价值。运用这两则史料研究文艺复兴运动,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并概括黑死病对欧洲思想领域的影响。
(2)材料二认为美国抗疫不力与什么政治制度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制度进行简要评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