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要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也不需要由教士举行仪式。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 建筑与人文密相连,中西方建筑截然不同布局的方式呼应着东西方不同的思想文化观念,对比其差异有如下分析:①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布局关系,无论是普通住宅还是深宫大院,有着明显的层次关系,这种关系不是自发的,是依据着某种简洁的规律设计而成。②欧洲人的建筑布局一般都是围绕着最主要的公共建筑延展开来.比如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广场宫殿,这些建筑都是西方在各个时期最主要的市民公共活动场所,大斗兽场作为公共建筑展示了古罗马是公民的罗马。

——据黄李涛《从<华夏意匠>看中西方建筑》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简要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并归纳宗教改革的意义。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布局的主要思想观念并阐明该思想对平遥古民居布局的影响。②指出古罗马修建大量宏伟公共建筑的政治因素并说明大斗兽场如何凸显罗马公民的地位。(只作选择不作阐述者,不得分)
2020-12-02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人类文化的世俗化与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前,所谓的理想是崇尚清心寡欲,在一定程度上鄙弃尘世烦恼。此时,珍惜的倒是尘世生活了。从前,贫穷备受尊敬,至少在基督教义上是如此。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这种尊重人类活动的新观念使得社会和个人都发生了变化。15世纪初叶,仍为共和制的城市如佛罗伦萨,呈现出一种新的市民意识,即社会责任感。……这个时期,在意大利兴起的绘画、雕刻和建筑的新形式中,可以看出对人间事物的关注与日俱增,这些艺术也反映出一种日甚一日的世俗观念和新的空间观念,直到20世纪早期,它还是欧洲人的思想基础。

——(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哲人们建立一个进步、富裕、和谐的社会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而启蒙运动却彻底地改变了欧洲社会的文化。虽然它并没有摧毁教会制度,但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会的影响。启蒙运动的思想颠覆了统治欧洲一千多年的基督教价值观,用一套以理性建构而非上帝启示的世俗价值观取而代之。不仅如此,启蒙运动促使政治和文化领袖理性地分析社会,并积极地投身于社会进步和繁荣的伟大事业中去。在很多方面,启蒙运动的遗产对欧洲和欧裔美洲社会产生了旷日持久的影响。

——(美)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新的“世俗观念”的基本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世俗观念与传统基督教价值观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2)与世俗化相伴随的是近代化。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欧洲的世俗化与近代化”为主题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果有人问: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吗?那么答案是:非也,但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启蒙的时代。我想两百年以后,我们今天依然可以非常坚定地说,我们仍旧生活在一个启蒙的时代,启蒙没有完结,因为启蒙运动带给我们的精神遗产仍在深刻地搅扰着现代人的思想和精神,并以不同的方式塑造着政治和社会的现实。

——康德《什么是启蒙》


依据材料概括康德的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思想发展史的相关史实加以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2-08-0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8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在意大利发出文艺复兴的第一束光芒始,到16世纪文艺复兴扩展到了德、英、法等地,在三个世纪的时间里才刚刚从中世纪的文化遏制中转变过来。此时恰逢世界的大航海时代(15-17世纪),东方新航路的发现,大航海时代发现了中国。所谓西方对中国的发现,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看见了原来未曾看见过的事物”,而是一种具有“新的品质”的发现。这后一种发现,更加是本质意义上的发现——原来人类还可以这样来生活,人类原来还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并没有接受上帝的主宰,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追求现世的幸福生活,他们可以追求美女,他们可以追求夫义妇顺、连生贵子,可以追求丰衣足食,可以追求风花雪月…了解了明清之际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再来解读中国清代外销瓷,它们恰恰就是这一中国文明、这一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甚至可以说,几乎每一件中国清代外销瓷都是载体。因为几乎每一件清代外销瓷都有瓷绘,而这些瓷绘是“画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什么是意必吉祥?吉祥就是义无反顾地追求现世的幸福。显而易见中国清代外销瓷的数量巨大、传播广泛、画面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在中国文化启迪西方的过程中起到过无与伦比的巨大作用。

——阮富春《清代外销瓷在陶瓷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在没有新的动力和机器的时代,除扩大生产规模外,就只有靠分工、再分工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降低成本。这就促使丝织业和景德镇制瓷业终于发展到它们的顶峰——工场手工业时期,其生产力也提高到人力所能达到的极限。由于欧洲人喜爱色彩瑰丽的瓷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欧洲市场上的珐琅彩、墨彩瓷的价格要比同类青花器高出四倍。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与官窑的影响下,景德镇引进欧洲的珐琅彩,并将其改造为更适合工匠彩绘的“粉彩”。同时还引进了西洋画法。由于丹麦、瑞典、荷兰、英国、法国人都抢购彩瓷,为满足外商的急迫需求。景德镇瓷商贩运白胎瓷至广州设厂加工釉上彩,于是遂有“广彩”的出现。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晚明至清乾隆时期景德镇外销瓷研究》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清代中国外销瓷器迅猛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清代瓷器大量外销的影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说:“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是以中国文化大规模西传、以西方效法中国为其显著特征的文化交流史。”谈谈你对这一特征的认识。
2022-09-24更新 | 235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18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疫情的爆发往往引起人们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浩劫当前,这城里的法纪和圣规几乎全都荡然无存了;因为神父和执法的官员,也不能例外,都死的死了,病的病了,要不就是连一个手下人也没有,无从执行他们的职务了;因此,简直每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在这种情况下,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开始抬头。

——薄伽丘《十日谈》

薄伽丘笔下的人物崇尚与大多数前辈不同的品质。他们不再热衷于虔诚、军事技艺,而认为智慧和灵活对成功来说是必要的。……报酬和胜利属于那些活跃的或者自助的人。

——美国历史学者罗伯特·戈特弗里德《黑死病:中世纪欧洲的自然和人类灾难》

材料二   2020年3月,白宫表示考虑以联邦政府名义下达对纽约州等三个疫情严重州的强制隔离,遭到纽约州州长科莫的强烈反对,认为这是“联邦政府向这些州宣战”。因为根据联邦分权原则,对重点疫区是否采取强制隔离属于各州行使的权力,联邦政府无权用强制性手段干预州政。除非各州愿意让渡一部分治权,联邦政府无权统一部署旨在切断病毒传播链的强制性措施。

——魏南枝《美国抗疫不力的政治制度症结》《光明日报》2020年06月14日 08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两部著作的史料价值。运用这两则史料研究文艺复兴运动,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并概括黑死病对欧洲思想领域的影响。
(2)材料二认为美国抗疫不力与什么政治制度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制度进行简要评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个时期(近代早期)除中世纪较为流行的骑马、游泳、击剑等传统项目外,还出现了足球、手球、网球等新兴运动项目,再加上在城乡各地较为普及的斗鸡、斗狗、斗熊等大众娱乐活动。为增加竞赛刺激性,很多活动比赛允许人们下赌注,以吸引观众积极投身比赛,很多人为了获得胜利带来的巨大荣誉和丰厚的比赛奖金,尽心全力一搏,在赌金刺激下,人们高度投入,整个赛场气氛严肃紧张,充满刺激性。对于赌博比赛,当时政府与民,坦然接受……随着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1618年和1633年,斯图亚特王朝曾两次颁布法令,明确规定平民不得从事与其身份不符合的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被政府强制区分。在近代英国剧烈变动的政治环境中,人们以行业、地域、年龄为单位组织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丰富文化娱乐生活的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规则意识。

——摘编自陈凯鹏《论近代早期英国体育活动的特点》

材料二   近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发展潮流中,逐渐被纳入民族国家建设的征程中。在“体育救国”“保存国粹”的口号下,以中国武术为主的“土体育”,在多次击败外国大力士后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关注。1909年,武术家霍元甲成立精武体操会,用于弘扬中国武术;1914年马良创编了新武术,认为“考世界各国武术体育之运用,未有愈于我中华新武术者”。受维新思潮的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近代体育更有在国家与民族长远利益上的强种作用”,康有为、梁启超、徐锡麟、陶成章等近代革命家(思想家)都把体育提升至救亡图存的高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形成的民族主义思潮中逐渐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其表现形态、价值观念与目标诉求均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摘编自王纯、王柏利《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

材料三   随着时代的发展,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也给当代体育文化构建指明了方向。通过重新界定体育价值,利用多元手段去“泡沫繁荣”,构建国内各阶层的体育自信力和文化自信力是构建体育价值的基本出发点。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为根基,基于历史和现实,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避免被西方虚无主义等价值观念侵蚀;强调体育文化之本质,弘扬中华体育文化之精神,培育大国竞技体育之自信等手段可以改变目前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负向趋势,促其正向发展。

——摘鳊自王俊鹏、谭延敏《文化场域理论视角下的新时代中国体育文化构建探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早期英国体育活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深刻影响。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现代中国体育文化构建的意义。
2019-12-01更新 | 12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2019年高三上期调研考试(I)文综历史试题
7 . 中世纪的价值观

中世纪人的职责是永远待在上帝把他安置的地方。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上,中世纪的人必须服从他的上级,如果他是教士就要服从高级教士,如果他是个俗人就要服从国王、领主、城市长老和团体的领导。在思想和心理层面,他要对各种权威表示忠诚。然而,13世纪后越来越多的中世纪人拒绝承认上层等级和权威的不可挑战。在封建社会的框架内,当领主滥用权力或忽略自己的职责时,斗争采取了附庸反抗领主的方式。最终,农奴的解放对应着给城镇居民发放特许状或者给他们自由。这些是超越一切的自由——是真正特许的自由。

——雅克·勒·高夫《中世纪的价值观》


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中世纪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人的价值观产生并变化的原因。
2019-08-23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第一次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夏道遵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三 阿尔帕说:“……大多数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彼特拉克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1)据材料一指出,三代到春秋时期人们对“人”的认识有何变化?并简要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3)材料三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的什么思想?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人文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