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西欧学者与艺术家以崭新的活力,力图恢复正统的古代遗存,即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艺术成就,以促进正统的古代文明重生。那时,学者们对先前几千年所包含的几乎每个世纪都进行了研究。16世纪上半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灵感激发了文学、艺术和知识的变革。这场变革从意大利兴起,迅速传播欧洲,形成传统上所说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整个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对基督教文化产生了持久的影响,激起欧洲人对更大世界的兴趣。

材料二   在中国,1644年从明到清的朝代更迭刺激了儒学的复兴。王夫之赞美11世纪儒家的价值观,并梦想在人间恢复“天道”。顾炎武疏远新王朝,转向儒学的生活理念。他像任何一位欧洲坚定的文艺复兴大师一样,致力于寻找古代遗存,他和他的学者同仁有意识地保护那时的古代遗存,以防它们被侵蚀、损坏和遗忘。这场中国的儒学复兴本质上类似于欧洲的文艺复兴,但却没能发挥同样作用。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的儒学复兴“没能发挥同样作用”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在论述文艺复兴时说:“这个有形的世界是上帝以爱来创造……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上的幸福。”由此可知,文艺复兴运动(       
A.维护了教会至上的地位B.推动了城市世俗生活发展
C.增强了人们的理性思维D.使民众生活方式发生质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5世纪中期,意大利的许多城市都颁布了“禁奢条例”,企图限制人们的过度消费,特别是在女性的服饰和宴会的用度方面。但是强烈的虚荣心让人们无视这些法律的存在,每当上流社会大摆筵席或是举办各种社交活动时,宾客们的穿戴总是争芳斗艳,琳琅满目。这反映了当时(     
A.人文主义思潮盛行B.人们普遍追求奢侈
C.文艺复兴运动扩展D.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1403年至1404年,有学者撰文写道:“在佛罗伦萨有那么多的建筑,那么卓越的建筑!这些建筑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它们的建造者是伟大的天才,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该有多么幸福啊。”“在佛罗伦萨的建筑城墙之内,有着和外部同样辉煌的装饰。”对作者的意图,最具时代特征的解读是(     
A.称颂佛罗伦萨城市的壮观和美丽B.费美居民住宅装饰的完美和辉煌
C.讴歌人的才智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D.宣扬佛罗伦萨招引学者条件的优厚
2023-01-10更新 | 4906次组卷 | 43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理性”是现代性事业的根基,它的“成长史”体现出大起大落的剧烈节奏。下表是西方不同阶段有关理性的主要观点。

时期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强调“知识服务于修养”;理性(或德性)是人的本性,它要求人致力于在道德上实现自我完善
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理性致力于声张和证明的,是自己属人的特性而非属神的特性;在对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中发现了人的独立价值和尊严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用人的主动信仰证明在上帝面前尘世的价值;理性被视为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使用自己的理性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
启蒙运动时期霍布斯、洛克、卢梭似乎有一个普遍的理性一直存在在那里,等待人们去发现;而只要人们发现了理性,它就会把世间的一切秘密与疑问解答

——摘编自姚德薇《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结合材料信息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理性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8-25更新 | 649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百所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6 . 在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的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有22人,占当时全世界的44%,是无可争议的中心。文艺复兴后期,英国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有7人,启蒙时期的法国,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有8人,产业革命时期的德国,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有8人,在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人数方面均处于世界前列。这折射出世界文学艺术中心的变化(     
A.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密不可分B.呈现杂乱无序的发展状态
C.体现了欧洲各国文化的传承性D.始终贯穿人文主义的色彩
2022-08-25更新 | 706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百所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5世纪,艺术家多纳泰罗创作了青铜雕像《大卫》。大卫原本是圣经中的英雄,却被多纳泰罗塑造成了一个可爱的牧童形象:他右手握剑,脚踩敌人头颅,体态几乎完全是古希腊风格,显得自然放松。然而他的表情却表现出复杂的心理状态:目光并未对准敌人的头颅,而是对准了自己的身体。这反映出
A.人们思想解放的必要性B.复古减少了艺术创作的阻力
C.艺术家代表资产阶级利益D.人们对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
8 . 14世纪中叶,当教会要求教徒受难和屈从却不能阻挡“黑死病"蔓延时,一些医生开始寻求防治的办法,如用放血疗法研究疾病、提出隔离疑似病例的主张等。这场灾难
A.冲击教会的传统观念和权威B.标志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
C.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D.导致了人们与上帝的直接沟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文艺复兴开始以后,意大利建筑的主题由寺院转变为宫室,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逐渐取代了在欧洲盛行多时的使人产生肃穆感和敬畏感的哥特式风格。这样的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突破了常规创造出一种新颖而生动的活力。这说明意大利文艺复兴
A.实质是古典文化的重现B.主要目标是反宗教压迫
C.推动了世俗王权的强化D.意在恢复被泯灭的人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