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谓“社会转型”,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从社会学研究角度看,人类社会是一部社会变迁的进步史,社会变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社会转型是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关键一跃”,促使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进入到新的发展轨道。


选取世界史中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结合所学对材料的观点加以说明。(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个时期(近代早期)除中世纪较为流行的骑马、游泳、击剑等传统项目外,还出现了足球、手球、网球等新兴运动项目,再加上在城乡各地较为普及的斗鸡、斗狗、斗熊等大众娱乐活动。为增加竞赛刺激性,很多活动比赛允许人们下赌注,以吸引观众积极投身比赛,很多人为了获得胜利带来的巨大荣誉和丰厚的比赛奖金,尽心全力一搏,在赌金刺激下,人们高度投入,整个赛场气氛严肃紧张,充满刺激性。对于赌博比赛,当时政府与民,坦然接受……随着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1618年和1633年,斯图亚特王朝曾两次颁布法令,明确规定平民不得从事与其身份不符合的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被政府强制区分。在近代英国剧烈变动的政治环境中,人们以行业、地域、年龄为单位组织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丰富文化娱乐生活的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规则意识。

——摘编自陈凯鹏《论近代早期英国体育活动的特点》

材料二   近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发展潮流中,逐渐被纳入民族国家建设的征程中。在“体育救国”“保存国粹”的口号下,以中国武术为主的“土体育”,在多次击败外国大力士后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关注。1909年,武术家霍元甲成立精武体操会,用于弘扬中国武术;1914年马良创编了新武术,认为“考世界各国武术体育之运用,未有愈于我中华新武术者”。受维新思潮的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近代体育更有在国家与民族长远利益上的强种作用”,康有为、梁启超、徐锡麟、陶成章等近代革命家(思想家)都把体育提升至救亡图存的高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形成的民族主义思潮中逐渐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其表现形态、价值观念与目标诉求均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摘编自王纯、王柏利《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

材料三   随着时代的发展,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也给当代体育文化构建指明了方向。通过重新界定体育价值,利用多元手段去“泡沫繁荣”,构建国内各阶层的体育自信力和文化自信力是构建体育价值的基本出发点。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为根基,基于历史和现实,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避免被西方虚无主义等价值观念侵蚀;强调体育文化之本质,弘扬中华体育文化之精神,培育大国竞技体育之自信等手段可以改变目前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负向趋势,促其正向发展。

——摘鳊自王俊鹏、谭延敏《文化场域理论视角下的新时代中国体育文化构建探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早期英国体育活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深刻影响。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现代中国体育文化构建的意义。
2019-12-01更新 | 12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意大利学者契纳在《中国、意大利和文艺复兴》一书中指出:“惟有中国艺术,才可以被视为意大利14世纪艺术的最新表现形式之源。“这反映出
A.中意文化交流利于文艺复兴
B.人文主义精神源于中国
C.文艺复兴理论基础早已出现
D.中意艺术之间相互借鉴
4 .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说:“我们意大利人较之其他国家的人更不信奉宗教,更腐败,都是些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意大利人多为坏蛋,比如伊阿古(《奥赛罗》)夏洛克(《威尼斯商人》)之流。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
A.资产阶级追求现实世界的享乐
B.出现人文主义过于泛滥的弊端
C.经济发展导致两极分化严重
D.天主教会势力遭到严重打击
2019-08-26更新 | 1143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一中2018届高三1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群星闪耀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以一位“大人物”(恩格斯语)的名字作为开始的标志。他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通过幻游三界过程的描写,抨击教会的贪腐,歌颂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先驱。他是
A.但丁B.彼特拉克C.薄伽丘D.莎士比亚
2018-11-07更新 | 2074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崇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收集历史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题,作出合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式。其中,教师选定教材中的内容,指定相关参考书籍进行探究学习的文献法是适合高中生的探究方式之一。


下面是某位历史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课题与参考书目:

探究课题深入探究欧洲启蒙运动
参考书目作者出版社
《文艺复兴史纲》陈小川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国大革命史》马蒂厄商务印书馆
《美国建国简史1—独立宣言:渴望自由的心声》玛丽莫斯特中共党史出版社
《美国建国简史2—美国宪法:实现良治的基础》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陈来商务印书馆
《启蒙运动与现代性》詹姆斯施密特上海人民出版社


请根据教师提供的课题以及参考书目,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该教师预设的探究角度并说明理由。(要求:指出2个探究角度,逻辑清晰,理由充分,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从世界近代史的一般进程来看,传统农业社会不可能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就欧洲历史而言,符合这一“过渡性社会”特征的是
A.自由主义经济贸易规则的确立B.人们日益追求个性的解放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D.股份公司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