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6世纪诞生的加尔文教认为,世俗国家作为上帝设在人间的权力机构,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应该顺从政府,而不是与它为敌。这一思想(     
A.维护了天主教会的权威B.有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C.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原则D.主张建立政教合一制的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6世纪,纺织工人要求“不仅要从精神上而且要从实际行动上”掌握福音的真义,坚称“我们应当以爱和真正的信仰来照看我们的兄弟”,应当将装饰教堂的资金转而用在“冬天缺少柴火、蜡烛和其他生活必备品的穷人身上”。这一现象(     
A.体现出宗教改革的部分成果B.将民众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C.动摇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意识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521年4月的一天,神圣罗马帝国召开的沃尔姆斯帝国大会上,传唤某位“神学异端”前来接受罗马教廷的质询、处置和审判。会场的一张宽长凳上,摆放着这位“神学异端”的著作,有《95条论纲》《关于教会特权制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信》《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论基督徒的自由》等。由此可见,这位“神学异端”是(       
A.尼古拉·哥白尼B.乔尔丹诺·布鲁诺
C.马丁·路德D.查尔斯·达尔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6世纪初,德意志威登堡大学的教授虽然主要由奥古斯丁修会提供,但学校的管理权却在世俗贵族腓特烈的手中。马丁·路德在其保护下获得教皇治权所不能及的学术空间,研究《圣经》及奥古斯丁的著作。这一状况(     
A.保障了德意志教育的自由化B.彰显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优越性
C.利于推动德意志的宗教改革D.削弱基督教在欧洲社会的影响
2023-05-13更新 | 206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6世纪30年代,英国颁布的《禁止上诉法》规定,有关遗产继承与婚姻方面的案件不得从坎特伯雷大主教法庭或约克大主教法庭上呈到罗马教皇法庭。《至尊法案》规定,国王及其继承者应被尊为英国教会在尘世的惟一最高首脑。这些法律规定(     
A.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B.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
C.促进了英国民主的发展D.确立了法律至上原则
2022-11-11更新 | 595次组卷 | 1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文艺复兴时期,教会并没有把人文主义者视为自己的敌人,教会乃至教皇推动和直接参与了文艺复兴,以致1447-1527年被称为“文艺复兴教皇时期”。由此可见,教会这一做法
A.否定了天主教原始教义B.有助于人文主义传播
C.为宗教改革扫除了障碍D.促进了民众信仰自由
2022-03-05更新 | 528次组卷 | 1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将诚信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个人如此,国家也同样如此。对于国家而言,“民无信不立”。对于个人而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中说,就与人交往来说,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判断他人来说,则是“听其言而观其行”。据《论语·卫灵公》记载:“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中庸》指出:“诚者,自成也。”真诚是自我的完善,也是一切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河南程氏遗书》卷云:“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诫,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弄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

——摘编自黎红雷《儒家诚信思想的三个维度》

材料二 在西方诚信观念的发展演变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领域的思想家都对这一概念产生过深刻影响。这个概念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添加进去的,融合了不同时期的思想成分。古希腊的城邦公民德性、古罗马的契约精神、中世纪的救赎道德、宗教改革的“因信称义”及资本主义的信用精神,都成为这一概念的文化因子。

——摘编自李嘉莉等《西方诚信观念:历史嬗变中的综合》

材料三 儒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丰富的处世哲学,至今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儒家历来注重诚信,认为诚信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社会秩序稳定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利益追求最大化导致人们价值观发生变化,一些人集体主义思想淡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不断滋生,诚信缺失成为不可忽视的负面道德现象。

——王艳波《儒家诚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儒家诚信观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诚信观念的“文化因子”,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诚信观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诚信思想对当代社会建设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485--1536年,英国获得自治权的城市仅13个。随着大小修道院的解散,大量教会财产投入市场,此后自治城市迅速增长,百年间达150个之多。这反映了当时
A.圈地运动助推城市化进程B.启蒙思潮引发了革命风暴
C.宗教改革影响到国家治理D.工业革命改善了城市风貌
9 . 你认为导致由图1向图2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矛盾的消除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的推动
C.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影响和促进
D.宗教神学思想的影响被驱除出社会领域
2020-03-08更新 | 714次组卷 | 2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宗教改革的领袖加尔文提出,神职人员通过教徒的投票选举产生,即使是教会的首脑,也要服从“由信众兄弟组成的大会”的决定。这一主张
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B.借鉴了启蒙思想家的一些理念
C.目的是破除人们对上帝的迷信
D.旨在打破天主教皇的至高权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