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下列关于它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②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
③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④批判宗教狂热,主张宗教信仰自由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 . 马丁·路德说: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 ……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得到这些礼物。马丁·路德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宣扬(     
A.上帝的权威B.因行称义C.先定论D.因信称义
3 . 原本德意志地区没有统一的德语,自从马丁•路德以其家乡的中东部德语,融合了部分北德和南德的方言,把希腊语圣经翻译成德语圣经,统一的书面德语才初步形成。材料表明(  )
A.路德为宗教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B.宗教改革就是确定“教随国定”原则
C.德国要实现统一必须先统一圣经
D.路德的行动有利于德国民族意识发展
2020-02-10更新 | 550次组卷 | 17卷引用:人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基础过关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2019-01-30更新 | 3665次组卷 | 88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练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A.维护教皇权威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D.支持宗教改革
2019-01-30更新 | 1891次组卷 | 4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下列哪些力量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建立民族国家
①新兴资产阶级 ②新贵族 ③封建君主 ④天主教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2018-02-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选修一第五单元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摧毁了德意志的封建势力
B.有力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文化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