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6世纪初期,马丁·路德一方面重点批判教会一味注重外在仪式和善功行为的“伪侍奉”弊端;另一方面,基于新约福音创建了信靠耶稣基督为唯一救赎道路的“称义”“再生”。由此可见,路德的因信称义观(     
A.注重于揭露天主教会的腐败B.以新约反对基督教基本教义
C.具有批判与重建的双重功能D.否定天主教会存在的合法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马丁·路德认为,学校的学科设置要与儿童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要能够进行书写、阅读,还要授以职业的实习教导。他呼吁各邦诸侯及市政管理者,要承担教育组织者的职责并大力兴办职业教育。这一主张反映出(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B.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
C.儿童教育受到社会关注D.宗教伦理影响力削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加尔文在宣扬世俗成功的同时,坚持基督徒的禁欲主义生活。他要求信徒在取得财富时,不要用于挥霍和无度享乐,而是要用财富去实现财富的增殖。据此可知,加尔文教(     
A.适应了资本扩张需要B.彰显了人文精神本质
C.增强了教会经济实力D.颠覆了天主教价值观
4 .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

材料一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简表

年份人物及事件
1532意大利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的政治学著作《君主论》首次出版,该书较为完整地阐述了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摆脱了中世纪以神学为中心的政治理论的羁绊
1534英国通过了《至尊法案》,规定“国王陛下……被称为……教会在尘世的唯一的最高首脑”
1641-1648法国谈判代表杜·沃柯斯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全权代表鲁左在汉堡会晤后,决定举行一场“双规”性国际会议。该会议最终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明确规定了一些影响至今的外交关系理念、机制和原则
1762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自然人,并提出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
1789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国民议会宣布主权属于整个民族
1814-1815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会议,并形成维也纳体系,该体系首创了“总决议书”的体例,要求所有与会国都须签字,将欧洲各国纳入了一个共同的体系中,承担责任和义务

材料二   这场革命(法国大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阅读材料一,概括16世纪到19世纪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所涉及的重大时代议题。
(2)结合上述材料和时代背景,阐释材料二的观点。
2023-01-06更新 | 35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复习培优卷】-【大单元教学】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宗教改革从一开始,德国的贵族就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重新分配辖区内的教会财富,一夜之间,德国很多诸侯的税收都大幅增加。除此之外他们自己任命行政人员,从而提高了其在臣民中的威望。以上信息直接体现了
A.摆脱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影响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德意志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D.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播
2022-02-19更新 | 297次组卷 | 4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下)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测)
6 . 早期教会宣扬禁欲、弃财、轻利等理念,十世纪之后有神学家认为:“买卖所得的利润与高利贷所得的利润区分开来……”,路德认为,上帝许诺给人的唯一生存方式,是要人们完成他在现实生活中所处地位赋予他的神圣责任和义务。据此可知
A.宗教经济伦理趋向理性B.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教会禁锢了人民的思想D.人们获得了宗教信仰的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6世纪德国工商业发展已成规模,但教会对其进行限制。教会痛斥商人正常经商盈利为放高利贷。在纽伦堡,班贝克主教规定的宗教节日每年竟高达49个。这表明,在当时的德国
A.教会的权威进一步提升B.教会势力压迫新兴行业
C.工商业阶层开始崛起D.机器生产后闲暇增多
8 . 马丁・路德认为社会应由国王、诸侯、贵族来统治,“人与人是不能平等的,一些是自由的,一些是被人奴役的,一些是领主,另一些是臣民”。这表明了马丁・路德
A.促进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B.并未真正践行“因信称义”
C.动摇了基督教的统治地位D.依然致力于维护封建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