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钱乘旦在《世界现代化历程》中说:“从现代化角度上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是近代社会的起步点……在这个阶段上,国家统一了,民族自立了,中世纪的混乱状况得以解除。”下列事件符合文中“现代化”特征的是(       
A.法兰克王国丕平将罗马周围地区送给教皇,奠定了教皇国基础
B.英国议会讨论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
C.荷兰人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指出君主应接受约束
D.德意志人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提出“因信称义”
2024-01-11更新 | 124次组卷 | 33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世纪欧洲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分裂状态,基督教成为普遍的文化符号,民族国家的崛起是欧洲逐渐走出中世纪的重要表现。下列选项中,对民族国家崛起有推动作用的是(     
①路易十四加强专制王权   ②英法百年战争的爆发
③西欧兴起宗教改革运动   ④封君封臣制的确立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3-12-16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金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旗手。下图为马丁 •路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辩论的 场景(绘画作品)。下列各项中最有可能是马丁•路德的言论的是(       
A.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B.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C.不应当将“悔改”一词理解为忏悔仪式,即教士主持下的告解和补赎
D.我不想变成上帝,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马克斯·韦伯等学者认为基督新教的出现是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重要动力,而基督旧教即天主教则阳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也有学者对这种观点持质疑和否定态度,认为基督教(这里指天主教)不是反对积累财富,而是倡导取之有道,财富要用于救济需要的人,在基督教教义中明确强调积聚钱财是罪恶的,只有疏财才可得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历史研究只有质疑精神才能还原历史的真相
B.不同视角研究基督教教义可能得出相反观点
C.以论带史不可取,只需要参考基督教教义即可
D.参考多种史料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的历史解释
2023-09-0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研究西欧14—18世纪的思想解放历程,可以参考下列哪些著作(     
①《歌集》   ②《九十五条论纲》   ③《社会契约论》   ④《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A.①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6世纪,某西方学者说:“我们都是祭司,我们彼此没有分别,即是说,我们对圣道和一切圣礼都有同等的权……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他们也都是受圣职的神甫和主教。”这位学者最有可能是(     
A.但丁B.路德C.伏尔泰D.康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6世纪欧洲的一位思想家认为,使人得到救赎的,不是教会所称的诸如祈祷、施舍、圣餐、圣洁生活等“善行”,而是“内心的信仰”,这是上帝直接授予每个灵魂的一种内在的精神皈依。这位思想家是(     
A.但丁B.薄伽丘C.马丁·路德D.孟德斯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从13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两百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向现代过渡的关键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人性”战胜了“神性”,“人权”战胜了“神权”,为西欧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宽广的道路。……莎士比亚可以说是这场运动的集大成者,他一生创作了30余部戏剧作品,文学艺术加上戏剧形式的表现使他的思想影响更加广泛。

——刘建玮《一读就懂的世界史欧洲》

材料二   一五一七年十月间……始售“赎罪券”。▲闻之,以为其言实与基督教之精义不合。彼乃从当时之习惯著赎罪券《论文》九十五条,榜诸礼拜堂门外。……彼以为罪过之被赦,在于笃信上帝,不在于获得赎罪券。凡基督教徒果能真心悔过,定能免其罪过与刑罚。

——何炳松《欧洲大历史》

材料三   当时,欧洲前往东方的通路为控制整个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势力所封锁,对欧洲人来说,地中海是一所牢狱,而不是一条通途。因此,除了作为中间人牟利的威尼斯人外,欧洲人渴望找到一条“通往香料产地东印度群岛”的新路。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在欧洲的航海事业中遥遥领先,获得了巨大财富。在结束第一次航行回来后,哥伦布急切地想说服人们,他已经发现了宝贵的土地,他准备掠夺这些土地上的财富,并将这里“诚实”而又热情的人们变成奴隶。美洲的发现,确实带来了一场最实质性的变化。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场运动”的精神内核,并概括说明“莎士比亚可以说是这场运动的集大成者”的理由。
(2)请写出材料二中“▲”处的人物名字,根据材料二,概括该人物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简述其主张对欧洲社会发展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欧洲人渴望找到“新路”的原因,并指出支持哥伦布远航的伊比利亚半岛的国家。结合所学,就材料三中加横线的观点谈谈你的理解。(阐述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小癞子》是1554年在西班牙出版的一部小说,作者不详,但出版后很快被译为欧洲各种文字,得到广泛传播。小癞子的第5个主人,是一个兜售赎罪券的人,他通过虚假宣传的方式使赎罪券畅销。据此可知(     
A.此小说出版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B.反宗教成为欧洲共识
C.罗马教会盘剥和腐化引起广泛不满D.赎罪券难以打开市场
10 . 下图为马丁·路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辩论的场景(绘画作品),结合所学,下列对该图相关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市民阶层要求建立自己教会的主张
②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诸侯拥有实际统治权
③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推动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
④辩论双方都认同王权大于教权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2023-05-28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四校联考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