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古拉·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完成了《天体运行论》,古稀之年决定将其出版,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书。“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布鲁诺因捍卫和发展了"日心说",于1592年被捕入狱,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摘自【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摘编自【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三“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18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科学没有宗教会导致人的自私和道德败坏,而宗教没有科学也常常会导致人的心胸狭窄和迷信。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宗教是互不排斥的,他像一对孪生子——从天堂来的两个天使,充满光明、生命和欢乐,来祝福人类”。

——摘编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1)根据材料一,归纳15~17世纪宗教和科学的关系,以《天体运行论》出版为例阐述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是怎样对待宗教问题的。
(3)根据材料三,归纳18~19世纪人们对科学和宗教有哪些新的观点。
2022-12-2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里卷天下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时,专制王权的加强和民族意识的增长已成为西欧普遍的社会现象,其结果必然是对罗马教皇和教会特权的剥夺。否则,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君主专制政体。同时,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势力日益壮大,他们对教会占有巨额财富并享有征税特权十分不满。为了追逐利润,他们需要剥夺教会的经济特权,因而,西欧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是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一开始是以温和渐进的方式集中在思想领域,对理性思想的高扬使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现代的转换。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思想对社会影响的程度是巨大且深刻的,经历了启蒙运动的西方文明再也不同于从前。占主宰地位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陷入了守势,要求废除王权,建立民主政体,还政于民成为西方社会政体的主流。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一个具有极大进取精神和不断发展的西方社会出现在了人类舞台上。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给欧洲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思想”,并简析启蒙运动对西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中后期,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大举入侵,东罗马的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著作,纷纷逃往西欧避难,部分东罗马的学者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办了一所学校名叫“希腊学院”,专门讲授古希腊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资本主义萌芽滋生后,人们追求的精神境界变得一致,紧接着许多西欧的学者强烈要求恢复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化和艺术。这种要求犹如一阵春风,缓缓吹遍整个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大旗就此随风飘扬。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罗马教廷把下列书籍列为禁书:

书目

作者

生卒时间

节选内容(观点)

《天体运行论》

哥白尼

1473-1543年

如果真有一种科学能够使人心灵高贵,脱离时间的污秽,这种科学一定是天文学

《九十五条论纲》

马丁·路德

1843-1546年

主张因信称义,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   启蒙运动一开始是以温和渐进的方式集中在思想领域,对理性思想的高扬使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现代的转换。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思想对社会影响的程度是巨大且深刻的,经历了启蒙运动的西方文明再也不同于从前。占主宰地位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陷入了守势,要求废除王权,建立民主政体,还政于民成为西方社会政体的主流。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一个具有极大进取精神和不断发展的西方社会出现在了人类舞台上。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两部著作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思想”,并简析启蒙运动对西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在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了个人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的求知的理念。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依据材料,归纳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因素。
2021-08-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近代科学是启蒙思想家们彻底批判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有力武器,科学已不单纯是一种自然知识体系或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工具,而是代表了一种崭新的精神、一种独特的文化。科学文化与法国启蒙运动的互动,为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科学文化在经历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洗礼后,变得愈加丰富多彩,法国科学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出现空前繁荣。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探究根据上述材料,归纳近代科学与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2021-06-1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助于进步史观的形成和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的发展,推动了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高中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下)

请根据材料结合16—19世纪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解放的关系”这一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

材料三   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任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中世纪晚期的欧洲》

材料四   托马斯·闵采尔说:“贫苦的百姓如果不愿让自己和子子孙孙在贫困中生活,就应行动起来摆脱宗教和世俗的统治等压在大家身上的沉重的担子。在现存的条件下,不流血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

——《书简纲领》


请回答:
(1)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材料一中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
(2)为挽救“黑暗”的欧洲,马丁·路德进行了宗教改革,根据材料二归纳其改革的主要主张。
(3)根据材料三指出路德认为世俗权力与神权应当是什么关系?这一主张会得到哪个阶层的支持?
(4)材料三合材料四观点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是什么?
2021-04-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邛崃市高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50年经历了两个半世纪光辉历史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到此结束。它突然结束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除了政治上的动荡以外,繁荣也日益衰退。意大利显然要到1600年以后才遇到严峻的困难。但是,美洲发现后,贸易路线从地中海转向大西洋区域,最终必然会产生影响。意大利城市逐渐丧失掉它们作为世界贸易中心的优势。它们从垄断近东贸易中所享受到的繁荣是意大利辉煌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今,力量的源泉和未来的伟大的期望的源泉正在枯竭。但是,文化衰落还有另一个原因。这可能是天主教的改革。——目标一部分是为了抵制日益增长的世俗化和放纵声色,一部分是教会加强了对异端的斗争。1542年宗教裁判所在罗马建立,不久又颁布了禁书数目。艺术受到审查,出版受到控制,异教徒被绑在火刑柱上烧死。这些措施必然危害了文艺复兴的自由精神。

材料二   日耳曼是首先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运动强烈影响的国家之一。这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不但因为两国是毗邻,而且因为有大批日耳曼学者到意大利的大学去学习。但是人文主义的影响是短命的,成果不大,而且十分平庸。如果日耳曼不是那么快地被卷入宗教争论的大漩涡中,它的情况会怎样是很难预料的。可是,事实是新教革命所煽动起来的仇恨和不容异说对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只能产生有害的作用。偏执和信仰受到鼓励。凡是对人表示崇拜或者对信奉异教的古代表示崇敬的事物几乎肯定地被认为是魔鬼做的事。......人们一般的说法是伊拉斯谟下了蛋,路德把它孵化了出来。这种说法的正确性是极为有限的。路德孵出的那只鸟品种粗野,人文主义者的王子是绝不可能产下这类品种的鸟蛋的。(注:伊拉斯谟―荷兰哲学家,16世纪初欧洲人文主义运动主要代表人物。1509年发表《愚人颂》,强烈指责教会和贵族的腐败,嘲笑经验哲学家和僧侣们愚昧无知的空谈。)

——两段材料均出自【美】拉尔夫、伯恩斯等编著的《世界文明史》


(1)阅读材料一,归纳16世纪意大利思想文化走向衰微的表现并分析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教革命”出现的时间和标志。分析它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有何影响。
2020-02-2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6次月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文艺复兴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产生广泛影响。在德国的诸侯中,很多人早已不满罗马教廷的经济掠夺。当台策尔在德国境内兜售赎罪券之时,萨克森选侯弗雷德里克禁止台策尔进入他的领地,在他的允许和保护下,路德在与教廷的一次次交锋中得以有人身安全的保证,且其领地内的印刷工坊源源不断地发行着路德的小册子,这些小册子均用通俗的德语翻译,而非拉丁语。人文主义精神对路德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路德将现实生活的意义与基督教信仰结合起来,契合了德国诸侯的利益诉求,随着宗教改革的发展,原属于教会和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被世俗诸侯吞并。

——摘编自付鹏鹏《马丁路德思想在宗教改革时期的传播》

材料二   中世纪天主教会宣称教士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介,必须通过教士的中介作用人才能获得拯救。路德的“因信称义”说则否定了教士与常人的分别,就此而言,路德第一次使宗教成为个人的事。路德的教义不倾向于约束人的世俗行为,并主张教俗两方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促使许多国家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国家教会。中世纪天主教的教义里,人要重新得救,就必须过虔诚、禁欲的生活,但在路德看来,履行世俗的职业劳动是博爱的外在表现,是个人道德活动所能采取的最高形式。

——摘编自范迎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及其对西方近代社会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在德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的思想在欧洲传播的影响。
2024-06-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旅游兴起并成为一门产业。民众仿效16世纪以来贵族“欧陆游学”传统,参观英国知名作家的出生地、故居和墓地,探访文学作品中描述之地,以求“更深刻地理解熟悉的文本”。

地处偏僻的斯特拉特福,因是莎士比亚出生地而成为旅游胜地。1847年出版的《英国最杰出诗人的故居和常去之处》配以版画介绍英国作家故居,深受读者欢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有乔叟、斯宾塞等众多作家的墓碑或纪念碑,备受游客青睐。人们还将文学作品视为“旅游指南”,前往伦敦、罗切斯特等地,与作品中的人物“邂逅”,“跟随哈代想象出来的人物的活动轨迹游览他们的故土”,领略司各特作品中描述的苏格兰高地风光,寻找历史记忆。“莎士比亚之乡”“哈代之乡”“司各特之乡”等英国文学之乡成为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摘编自(法)马克布瓦耶《1621世纪西方旅游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学旅游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旅游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