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2018-06-10更新 | 6969次组卷 | 119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

材料一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简表

年份人物及事件
1532意大利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的政治学著作《君主论》首次出版,该书较为完整地阐述了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摆脱了中世纪以神学为中心的政治理论的羁绊
1534英国通过了《至尊法案》,规定“国王陛下……被称为……教会在尘世的唯一的最高首脑”
1641-1648法国谈判代表杜·沃柯斯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全权代表鲁左在汉堡会晤后,决定举行一场“双规”性国际会议。该会议最终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明确规定了一些影响至今的外交关系理念、机制和原则
1762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自然人,并提出新教育的原则和理想
1789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国民议会宣布主权属于整个民族
1814-1815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会议,并形成维也纳体系,该体系首创了“总决议书”的体例,要求所有与会国都须签字,将欧洲各国纳入了一个共同的体系中,承担责任和义务

材料二   这场革命(法国大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阅读材料一,概括16世纪到19世纪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政治革命所涉及的重大时代议题。
(2)结合上述材料和时代背景,阐释材料二的观点。
2023-01-06更新 | 35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陈乐民在《欧洲文明的进程》中写道:“宗教改革的冲击力则在于对社会性的愚昧发起了攻击。欧洲人几乎没有不是基督教徒的,所以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大分裂就涉及到了每一个人,要他们做出选择……”。下列观点符合他们做出选择的是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基督徒靠行事修为成为义人”D.“人生来就是自由的”
2020-03-26更新 | 8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534年,英国议会颁布的《至尊法》《叛逆法》,规定:国王及其继承者“应取得、接受、被称为英吉利教会在尘世中唯一的至尊领袖”;蓄意侵犯国王尊严和称号的人,将被处以极刑。 这些法案颁布对英国历史的影响有(       
①议会通过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       ②普通法开始适用于全国
③宗教改革中摆脱罗马教廷控制       ④国王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6世纪初,某位历史人物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这位历史人物被誉为(     
A.“人文主义之父”B.“现代经济学之父”
C.“宗教改革的旗手”D.“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
2023-01-26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卢卡斯.克拉纳赫在维滕堡开一家作坊,制作了一些带有争辩性的印刷作品,例如《受难基督和敌基督》。基督赤足行走的简朴生活与坐着轿子的教皇的华丽与骄傲形成鲜明对比。作品图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B.反映经济发展C.明确教阶等级D.倡导宗教宽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马丁路德认为“人们只有通过信仰,而不是其他任何手段,才能回报上帝”。这表明马丁路德的主张是(     
A.因行称义B.君权神授C.因信称义D.科学实验
2023-07-21更新 | 8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取得长足发展,下列时间轴上的空白处是其在思想文化方面发展的表现,按时间发生顺序应为(     

A.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B.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学革命
C.科学革命—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D.宗教改革—科学革命—文艺复兴
2022-07-08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书中的时代

下列为某学者所著《德国通史》的部分章节目录。



至少选取目录两章中的三节,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所选章节中的相关史实对该主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4-02-0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不可否认,在东西方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些伟大的历史人物对于历史发展进程起到了重大作用。

毛主席说:“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骂他就是两条:杀了460个知识分子;烧了一些书。”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对秦始皇进行简要评价。

第三十六条指出﹕“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

第三十九条解释了赎罪券教士宣讲背后的虚假本质:“最博学的神学家也很难自圆其说,如果他同时向信众鼓吹赎罪券的特效,又宣扬真诚悔罪的必要性。”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3-01-2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