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大学与时代】

材料一   中古后期,西欧大学主要由学者们自发形成和组织,受救皇控制,50%以上集中于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南部,其教学与研究以经院主义哲学为核心,辅之以医学、法律等专业学科。14—16世纪,国家或民族教会创办的大学迅速增加,许多城市也在原主教学校、法律学校等的基础上相继成立大学,其分布范围向整个欧洲扩展,希腊语、修辞学和文学等“博雅课程”被认为能“发展那些蕴涵于人身心之中的最高才能”,而日益受到重视。

——摘编自易红郡等《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西欧各国政府新创办了各类国立农学院、高等商学院及多科性技术学院等一批新大学,主要训练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拿破仑还授予巴黎多科工艺学校“为了祖国的科学与荣誉”的旗帜。此外,企业家也创立或资助了一批大学,如欧文斯创办的曼彻斯特大学。牛津、剑桥、巴黎等传统大学在古典学科与神学之外,加强了对自然科学课程的研究。各大学相继设置了图书馆和实验室等研究设施。此外,大多数大学中兴起了诸如德意志“青年协会”式的学生组织,号召“民族团结”“为祖国服务”,反对犹太主义与斯拉夫主义。

——摘编自贺国庆《高等教育的重大转折——工业时代欧洲大学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14—16世纪西欧大学新特点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西欧大学出现的新变化并评价其历史影响。
2023·河南开封·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宗教改革者认为,上帝是在自然发生的过程中显现他自己的。白昼的更替、四季的循环、月亮的盈亏和星辰的运行,都是上帝创世时就赋予在其中的,一切世事只不过是其展现而已。自然界是上帝和人类活动的舞台。此理论(     
A.意在引导人们通过认识上帝去认识自然B.促进了探究自然和科学研究氛围的形成
C.建立了宗教信仰与理性精神结合的新体系D.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创造了人文背景
2023-03-17更新 | 1590次组卷 | 12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07近代世界-【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主教制度改革是英国宗教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中世纪晚期,英国的主教在身份和职能上都具有双重性,他们既是国王的封臣,又是罗马教皇的使节。都铎王朝将主教任命权收归己有,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主教制度改革终止了国王和主教之间的封建关系,使二者的关系变成普通的君臣关系,结束了英国以教会为核心的教权统治体系。由此,主教的个人宗教立场让位于国家的政治现实,主教群体成为至尊王权的捍卫者。此外,主教的职能被限定在宗教领域,并取消了主教一系列宗教特权,英国国王实现了在宗教领域和世俗领域完整的司法审判权。主教制度改革完成了英国宗教国家化,是都铎时期英国国家建构的重要步骤。

——摘编自赵博文《主教制度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时期的国家建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主教制度改革的原因。
2024-03-3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大题04 原因、背景类-【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通用)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城市的发展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信仰自由,政治环境宽松,是欧洲宗教异端人士的重要避难所,也成为启蒙运动书籍的出版中心。当地的经济环境优越,对艺术的需求空前高涨,吸引了伦勃朗等众多画家来到这里。在17世纪的阿姆斯特丹等城镇,随处可见琳琅满目的艺术品集市。市镇居民选购艺术品的目光所及,也从过去比较流行的历史和宗教主题逐渐转向风景,风俗和静物题材。

——摘编自朱平《文化传播视角下荷兰艺术商业的影响力及其启示》等

材料二   18世纪,法国巴黎流行一种特殊的社交形式——沙龙。贵族与富有市民、艺术家与学者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远离宫廷和教会的新的公共空间。19世纪后,随着沙龙主人政治文化影响力的日渐缩小,沙龙日趋衰败。19世纪40年代以后,中产阶层群体日益壮大,一种更开放、更大众的生活方式来到人们身边。1866年,巴黎公共舞会达到1000多个,1870年前后,适应大众阅读与休闲的咖啡馆有2万多家。此外,各种音乐团体、俱乐部、文学阅读室层出不穷。

——摘编自汤晓燕《十九世纪巴黎社交生活的演变》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阿姆斯特丹文化艺术发展的原因。
2024-03-3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大题04 原因、背景类-【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吉林长春·二模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罗马帝国时期的希腊裔作家普鲁塔克(约46-120年),有一本传之久远的传记史学著作《名人合传》。在书中普鲁塔克通常用一个相同的题目,将一对有相似历史业绩的希腊、罗马名人进行联系记述,如"创基开国者"一篇,记载了雅典城的建立者忒休斯,和罗马城的建立者罗慕路斯。"法律制定者"一篇,记载了为斯巴达制定婚姻、教育、政体等规范的吕库古,和为罗马整顿宗教、历法、家庭等规范的努马。"继往开来者"一篇记载了终结希腊城邦混战并引入东方专制统治的亚历山大,和终结罗马贵族共和制并奠定罗马帝国根基的凯撒。

最后,普鲁塔克还会再加上对这二人品行或功绩的评价,他既关注他们的相似功绩,也留意他们的差别和造就差别的原因。

——摘编自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仿照普罗塔克的行文模式,各取一位6-16世纪的中、外历史名人,书写一篇合传。(要求自行拟定题目,叙述相关事迹并予以评论)
2023-04-08更新 | 262次组卷 | 2卷引用:秘籍05 抢分专项 · 论述题精练30题(含抢分提示)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5世纪70年代之前,德国地区只有6家造纸厂,远远落后于同一时期的法国和意大利,甚至印刷用纸都需要从外面进口。到了16世纪中叶,德国造纸业高速发展,印刷铺林立,还出现了纽伦堡、奥格斯堡等多个印刷中心。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A.德意志实现国家统一B.理性思想的传播与影响
C.工业革命成果的运用D.宗教改革对印刷品需求大
7 . 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马丁·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
(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归纳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意义。
2023-03-14更新 | 44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天津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2-23高二上·重庆沙坪坝·期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是古罗马奴隶制度的极盛时期,经济发达,技术空前进步……古罗马统一了地中海沿岸最先进、富饶的地区,接收了古希腊时期传承下来的优秀建筑以及能工巧匠……以罗马城为中心,各种大型公共建筑在古罗马遍地开花结果。

——邱枫《外国建筑史导读》

材料二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使基督新教与天主教的教堂建筑分道扬镳,各自发展,其中新教教堂建筑以“廉”“俭”明快为特点……而天主教则以“巴洛克式”教堂建筑来对抗,一度形成豪华、重彩、夸张、离奇的浪漫气派。

——卓新平《反思与会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罗马建筑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教建筑追求廉俭特点的实质,并分析宗教改革的意义。
2023-01-19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经济篇命题情境13建筑-【小切口大历史】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命题情境分类强化训练
23-24高三上·山西运城·期末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既不是民族国家,也没有现代意义的民族主义,传统社会没有民族、国家认同,但是,传统社会有坚定的文化认同与王朝认同。王朝认同与文化认同一表一里,维系着传统社会的人们的基本心理结构。顾炎武把这两种认同化为“国”与“天下”的差别,当王朝认同失效之后,文化认同的功能就凸显出来了。传统社会的文化认同,含有原始的民族主义因素,那就是“夷夏之辨”。非我族类者,其心必异。而文化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起过决定性的作用。

——摘编自陈壁生《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建构》

材料二   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可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民族观的内涵,并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近代国家观念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3-02-01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02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热点专练)-【热点聚焦】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命题预测
19-20高二上·天津红桥·期末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     西 欧 国 家
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元璋: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
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
16世纪李贽:“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马丁·路德:“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1819
世纪
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卢梭:“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必须由人们直接行使,不能被代表。”
(1)根据材料,概括各个时期中国和西欧国家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
(2)根据材料,分析历史时期②中西方思想文化政策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时期④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原因的异同。
(4)综上,谈谈你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2022-03-02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