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6世纪,欧洲爆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当时欧洲的市民和知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天主教的神权地位及其虚伪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又苦于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于是便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恩格斯曾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文艺复兴不单单是文学艺术的复兴,而且是思想和科学的复兴。

——摘编自孟节省   林雪原《西方文化漫谈》

材料二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对欧洲和美洲的知识界有着一系列的影响。“理性”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他们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他们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权力制衡等。尽管启蒙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但其主张各有差异,如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1689~179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的进步之处,并简析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意大利的文化运动,其基本宗旨就是要复兴和弘扬古希腊罗马文化,由此产生了一种热衷于荷马史诗、西塞罗文风和古典艺术风格的学术潮流,即后世所称的“人文主义”。事实上,“人文主义者”一词的最初含义就是指那些精通希腊艺术和拉丁文法的学者,他们对古希腊罗马的异教文化充满了兴趣,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古典学术的研究,重现一种不同于沉闷压抑的中世纪文化的明朗欢愉的生活场景。这种主张“回到本源”的信而好古的研究风气,不仅使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把眼光从虚无漂渺的天国转向了感性快乐的现实世界,而且也在庚诚的基督徒中引起了一种重新考据、诠释基督教的原始文献(如圣经和早期教父著作)的热潮。这股释经热潮在北部欧洲的学者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摘编自赵林《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文化意义》

材料二   如果说文艺复兴主要是拉丁文化圈的一场格调高雅的精英运动,它的特点是要让基督教的神圣理想去迎合罗马教会和世俗社会的感性现实,那么宗教改革无疑是日耳曼文化圈的一场朴素无华的平民运动,它的特点则是要用基督教的圣洁理想来批判罗马教会的卑污现实。从15-16世纪的时代背景来看,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了一种新潮趋向,开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时尚;宗教改革运动却是出于明显的保守动机,主张用早期教会的纯正信仰和圣洁道德来抵制当下的各种新潮事物。然而从长远的历史效果来看,文艺复兴运动虽然倡导了人性解放,繁荣了文学艺术,营造了一派“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性辉煌,却并没有改变欧洲社会的基本格局;而宗教改革运动尽管在主观动机上非常保守,但是它所造成的客观效果却深远巨大,不仅促成了日耳曼语世界的异军突起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且推动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宪政民主的发展进程,酿成了近代欧洲社会翻天覆地的历史大变局。

——摘编自赵林《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文化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文主义”的主要内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