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世纪时期,《圣经》都是由拉丁文写成的,只有教士才能读《圣经》,普通教徒只能聆听教士的解读。16世纪中期以后,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圣经》被翻译为当地的民族语言,普通教徒可以自主阅读。这一变化反映出(     
A.文艺复兴推动了思想的解放B.宗教改革推动民族文化发展
C.欧洲已经实现宗教信仰自由D.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按照英国宗教改革前的传统,商人死后要将其个人财产的1/3留给教会,或将遗产留给商人行会用于接济贫困成员。在近代早期的伦敦,商人占全部患善捐助者的36%,比例远高于贵族和乡绅,商人捐的财物也占总数的56%。商人慈善捐赠的获益者多是本教区内的老弱病残和一无所有的流浪汉等,甚至有商人直接为穷人购买衣服、食物等生活用品。中世纪后期的南安普顿商业行会章程有规定:每个成员在集会时必须携带两个塞斯特尔的啤酒给麻风病患者和其他需要照顾的人。16世纪前期,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后,教会财产被没收,教会作为慈善捐赠机构的功能被政府所取代。商人在参与態善活动过程中,其宗教情感逐渐减弱,社会责任感在不断地增强。1485年到1540年间,伦敦有45%的私人慈善捐款是给予教会的,而到16世纪末则减少到7%。受加尔文教、清教道德观的影响,商人对贫民和流浪汉产生了厌恶感,认为他们的贫困和流浪是由个人道德败坏和行为懒惰而导致的。

——摘编自陈娟、陈勇《略论近代早期英国商人的悉善活动》


(1)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宗教改革前后,商人慈善行为发生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宗教改革对促成这一转变的具体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早期英国商人慈善行为转变的影响。
2023-05-13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部分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天主教认为《圣经》的解释权掌握在教皇手中,但新教就无所谓……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读《圣经》,这样必然会产生对教义的不同解释。这反映了新教(     
A.教徒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B.建立独立于罗马教廷的宗教
C.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宗教活动D.关注人的本身和现实世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海涅认为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语“为人民提供了对抗天主教会的思想武器,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拓展,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也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这种统一的语言成为联系德意志各邦的重要纽带。”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民众利益得到维护B.推动德国王权加强
C.世俗民族精神发展D.引发德国统一运动
2023-11-17更新 | 19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英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我们的君主、国王及其后嗣兼本王国继位诸王,应被拥立、承认和称为英格兰国教会的尘世唯一至尊领袖,应获得并享有与本王国帝王至尊位及其头衔与尊称相关联、属于英格兰国教会至尊领袖上述尊位的一切荣誉、威严、优越权、司法权。”对此法案解读错误的是(     
A.强化了英国国王的权力B.标志着英国国教的诞生
C.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D.促进了英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2023-07-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等级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欧洲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对于完全由宗教培养起来的群众感情来说,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出现。”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企图解放群众思想B.宗教改革采用宗教异端形式
C.启蒙运动借助教权抨击王权D.罗马教廷自我改革争取信众

7 . 材料       中世纪的学校是培养修士和神父的地方,各种年龄的年青人和一位教师坐在一起,能学多少学多少。1516世纪,欧洲学校教育开始按年龄和程度分班,每班有各自的教师,学生定期升级。拉丁文仍是主课,又增加了希腊文、历史和道德哲学。学习拉丁文(以及希腊文)是为了能够阅读抒情诗、演说、信札、历史以及哲学论文等古代著作,而这些著作为每一代受教育的精英提供实用的教训,他们或成为未来的大臣、外交官,甚至成为统治者本人。经过改革的教会认为,每一个个体都必须会阅读并靠自己的能力来理解经文。此时几乎欧洲每个地区都有了自己的大学。在许多捐赠奖学金的推动下,英国的文法学校(相当于中等教育),法国的专科学校在城市中纷纷建立。一些私立学校成为向工匠和商人传授必要技能的地方。有的学校为穷孩子保留了房间,并向他们提供简单的就业机会,以解决学费问题……牛津大学学生中约半数是“平民”。其中一些人获得了国王授予的不能继承的贵族头衔,从而有了较高的社会地位。

——摘编自(美)帕尔默《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等


阅读材料,结合时代背景,从社会进步与近代教育发展的角度,对材料加以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2-10-1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属密云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海涅认为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语“为人民提供了对抗天主教会的思想武器,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拓展,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也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这种统一的语言成为联系德意志各邦的重要纽带。”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民众利益得到维护B.“教随国定”原则确定
C.世俗民族精神发展D.“廉俭教会”普遍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英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我们的君主、国王及其后嗣兼本王国继位诸王,应被拥立、承认和称为英格兰国教会的尘世唯一至尊领袖,应获得并享有与本王国帝王至尊位及其头衔与尊称相关联、属于英格兰国教会至尊领袖上述尊位的一切荣誉、威严、优越权、司法权。”对此法案解读错误的是(     
A.强化了世俗国王的权力B.使英国摆脱了罗马教廷控制
C.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D.促进英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经典建筑简介

建筑名称及图片建造时间建筑风格及特点

【德国】科隆大教堂
1248
始建
哥特式建筑(流行于12-16世纪的欧洲)。
科隆大教堂占地8000平方米,最高处约157米。教堂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直向苍穹,四壁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情感,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

【意大利】维琴察圆厅别墅
1552
建成
文艺复兴式建筑(流行于15-17世纪的欧洲)。
维琴察圆厅别墅四面均用同样的大台阶通向户外,门廊装饰罗马式廊柱。建筑简洁大方,各部分比例均称,构图严谨,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纯洁、端庄和高贵的美感,也有诗情画意。

【意大利】圣卡罗教堂
1641
建成
巴洛克式建筑(流行于17-18世纪的欧洲)。
圣卡罗教堂是位于罗马的天主教堂,建筑立面的平面轮廓为波浪形,中间隆起,基本构成方式是将文艺复兴风格的古典柱式曲线化,同时添加一些经过变形的建筑元素,例如变形的窗、壁龛和椭圆形的圆盘等。教堂内部结构几乎没有一条直线,装饰主要以大理石和金箔为主。

根据材料并结合近代欧洲思想发展历程,对上述欧洲流行的建筑风格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2-01-2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