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叶廷芳《十八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宗教改革的动机原本是宗教性的,然而却结出了丰硕的世俗之果。它导致了凌驾于欧洲世俗权力之上达千年之久的基督教会的分裂,从而为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创造了条件。由于每个人都可以在信仰中直接与上帝发生联系,这样就使得宗教信仰成为个人的事情、内心的事情,从而使人在精神上获得了一种真正的自由:恪守“天职”、勤奋节俭的新教伦理则成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精神前提;宗教宽容精神成为一种普遍的时代背景,这种新时代背景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理性与民主政治的发展,并最终汇聚成启蒙运动的澎湃洪流。

——摘编自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   由于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哲学家仍相信“自然法则”,它不仅如牛顿所说可以影响宇宙,而且可以影响人类社会。因此,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更为成熟。……孟德斯鸠声称,暴政和自由是不相容的,要达到自由就必须推翻暴政。他对其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习俗、教会和宫廷也进行了辛辣的批判。

——庄锡昌《西方文化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借古喻今”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改革结出的“世俗之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孟德斯鸠为例,谈谈你对启蒙思想家“更为成熟”的理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文艺复兴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产生广泛影响。在德国的诸侯中,很多人早已不满罗马教廷的经济掠夺。当台策尔在德国境内兜售赎罪券之时,萨克森选侯弗雷德里克禁止台策尔进入他的领地,在他的允许和保护下,路德在与教廷的一次次交锋中得以有人身安全的保证,且其领地内的印刷工坊源源不断地发行着路德的小册子,这些小册子均用通俗的德语翻译,而非拉丁语。人文主义精神对路德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路德将现实生活的意义与基督教信仰结合起来,契合了德国诸侯的利益诉求,随着宗教改革的发展,原属于教会和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被世俗诸侯吞并。

——摘编自付鹏鹏《马丁路德思想在宗教改革时期的传播》

材料二   中世纪天主教会宣称教士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介,必须通过教士的中介作用人才能获得拯救。路德的“因信称义”说则否定了教士与常人的分别,就此而言,路德第一次使宗教成为个人的事。路德的教义不倾向于约束人的世俗行为,并主张教俗两方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促使许多国家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国家教会。中世纪天主教的教义里,人要重新得救,就必须过虔诚、禁欲的生活,但在路德看来,履行世俗的职业劳动是博爱的外在表现,是个人道德活动所能采取的最高形式。

——摘编自范迎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及其对西方近代社会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在德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的思想在欧洲传播的影响。
2024-06-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