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麦哲伦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达·芬奇通过解剖了解了人体结构,伽利略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明了"地心说"的谬误,牛顿和莱布尼茨几乎同时发明了"微积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文艺复兴波及范围日益广泛B.地理大发现推动了思想解放
C.自然科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D.欧洲社会孕育了转型的力量
2023-04-21更新 | 1255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典时代的雅典拥有一个作为市场的中心广场,公民的社会及政治生活多在这里进行。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市场必然是这样一个地方,上面的广场我们可以用来消磨闲暇的时光,市场则可供我们交换各种生活必需用品。”此外,宗教圣地、露天剧场、体育场馆等公共生活空间,也成为城邦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舞台,生动地展现了城邦公共生活的画面。这些公共场所是向所有公民开放的,为数众多的公民经常聚集于此,以参加城邦的各种公共活动,这提高了公民的参与意识。

——摘编自邵令《古希腊公民的公共闲暇活动》

材料二1718世纪,随着西欧各国的宫廷失去在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城市承担起传承经济文化的功能。剧院、音乐厅、咖啡馆等共同组成了城市的公共空间。戏剧不再是王公权贵的专属,而成为市民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大众剧院摆脱了宫廷戏剧的演出套路,上演了众多关注市民生活和讽刺政治的优秀剧作。这种由封闭到开放的趋势同样影响着西欧音乐的发展。在巴黎的公共音乐厅,交响音乐会和大型歌剧频繁上演,满足了民主时代人们的愿望。自1662年伦敦首家咖啡馆开业后,咖啡馆成为市民读报、交谈和讨论时政的自由公共空间。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下,公共场所的话题不再聚焦于文艺的评头论足,逐渐转向对自由民主的向往与追求。这引起了当时统治阶层的恐慌,不少公共场所因此而被指责为“鼓励政治分歧和反叛思想的场所”。

——摘编自许正林、李倩《近代西欧报刊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公共生活场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538年,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运用数学原理设计了一种独特的地图投影方法——墨卡托投影。它对船舰在航行中定位、确定航向具有重要意义,给航海者带来很大方便。墨卡托投影法地图问世后不久,大批地图集开始出版。这表明这一时期的海上探险活动(     
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B.植根于近代数学的不断进步
C.得益于人类对地球认识的新飞跃D.为荷兰垄断海上贸易奠定了基础
2022-10-15更新 | 953次组卷 | 24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伽利略一笛卡尔一牛顿的数理世界里.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理性规律和法则。万有引力定律给当时的知识界以深刻的印象:他们相信不仅在物质世界有如此的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这表明(     
A.科学进步推动理性主义的发展B.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相互作用
C.经典力学促进了近代科学兴起D.启蒙运动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哥白尼的天文学和牛顿的力学等,使人类形成了对宇宙的唯物论认知;达尔文的进化论,使人类开始形成了科学的生命观;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人类的认知深入到微观世界,形成了新的宇宙观和时空观。该观点意在阐述,近代科学的发展
A.带来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B.加强了人类对宏观世界的研究
C.推动了欧美工业革命的开展D.影响了不同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2022-04-17更新 | 675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17世纪,牛顿所代表的科学理性与上帝所代表的宗教信仰之间形成了一种协调的互补关系,从而在英国既避免了颠覆宗教信仰的无神论,也杜绝了戕害科学精神的宗教狂热,新兴的宪政民主与科学理性得以茁壮成长。这说明
A.英国宪政源于各派势力妥协B.科学进步离不开宗教信仰
C.科学革命促进思想解放运动D.宽容精神有利于社会转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古代思想家以及大多数人认为,宇宙是由神秘的力量所驱使,人类对这种力量几乎无法理解且无法控制,但是,在1660年前后,一种机械的自然观荡涤了神秘主义。自然界被认为像最精致的机械钟一样运转,大自然本身可以被人类充分理解。这一现象说明
A.启蒙思想广泛传播B.工业文明显现曙光
C.新教理论初步形成D.科学革命解放思想
2021-12-30更新 | 1150次组卷 | 27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18世纪,英国学者约翰逊编写《诗人列传》,旨在探求诗的正确原则,正如他编撰其他一切著作旨在探求举世皆通、古今变化的道德原则一样。这反映出,在当时英国
A.道德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B.牛顿力学体系影响广泛
C.文学创作已转向现实主义D.生物进化思想深入人心
2021-12-27更新 | 4130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青年时代的普朗克曾被告诫,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1900年,物理学家开尔文也断言,“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物理学家只能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由此可知在当时
A.物理学领域的问题已全部解决B.物理学对微观世界的思考尚未开始
C.经典物理学仍然处于统治地位D.量子力学得到物理学界的普遍认可
2021-06-08更新 | 9465次组卷 | 48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暑期返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7年《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出版后,英国皇家学会的领导成员热情地接纳牛顿力学体系,其观点赢得了剑桥和牛津的青睐,让人们看到了理性力量。在法国,牛顿虔诚的信徒伏尔泰大力传播牛顿观点。牛顿的大数学体系吸引了18世纪受教育的阶层,并迅速扩散。在《原理》出版后的100年,该书有40本是用英语写成的,17本用法语,1本用拉丁语,3本用德语,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的著作各1本。到18世纪中叶,牛顿科学在科学领域和文化大众领域都处于支配地位。

——摘编自庞晓光《论启蒙运动时期科学与价值的关系》

材料二   相对于西方国家出现的科学革命,五四时期中国科学革命并未呈现突破性或者跨越式跃迁,而是在中国数千年传统科学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彻底摒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风,初步建构了适应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体制、科学家群体和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与西方不同的是,五四运动充分发挥了科学在思想启蒙中的先导作用。

——摘编自卜风贤等《五四运动与“中国科学革命”的历史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科学传播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时期中国近代科学发挥思想启蒙先导作用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五四时期科学革命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