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8 道试题
1 . 下表体现了近代以来公制单位的发展演变过程。由此可知,公制单位的形成和推广(     
年份(年)事件
1668约翰·威尔金斯发表《关于真实符号和哲学语言的论述》,提出基于秒摆和十进制系统的科学度量衡系统
1783瓦特提出用水的密度定义质量单位
1790法国科学院正式开始第一套普适性单位制的研究,并于两年后派出测量地球周长的调查队
1795法国政府正式颁布公制
1798法国科学院调查队完成地球周长的测量任务,确定“米”的长度
187517国在巴黎签署《米制公约》,成立国际计量大会
A.反映了法国的国际地位B.体现了自然理性原则
C.得益于世界市场的形成D.推动了帝国主义扩张
2023-10-0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东名校联盟体2024届高三9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恩格斯说:“卡·弗·沃尔弗在1759年对物种不变进行了第一次攻击,并且宣布了种源说。但在他那里不过是天才预见的东西,到了奥肯,拉马克、贝尔那里才具有了确定的形式,而在整整一百年之后,即1859年,(对物种不变论的颠覆)才被达尔文胜利地完成了。”在此,恩格斯强调的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B.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水平得到提升
C.达尔文确立了生物进化论的发展方向D.物种渐变理论已发展成为科学共识
2023-10-0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9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课前预习
3 .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近代思想解放与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关系。
2023-09-2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9讲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4 . 1682年,哈雷用牛顿力学算出一颗彗星的轨道,并指出它的回归周期是75~76年,由此预言它将在1758年再次出现,53年后彗星果然如期出现。哈雷彗星的发现说明(       
A.牛顿力学具有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B.天主教的神学宇宙观被彻底颠覆
C.万有引力定律得到科学家广泛认同D.实验是发现自然规律的基本方法
2023-09-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5 . 如表为16世纪至17世纪中西科技成就的对比表。这反映出当时中西方(     
中国西方
1596年刊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1676年刊出王士性的《广志绎》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A.科技发展水平不同B.文化间的交流加深
C.社会发展趋势不同D.政治体制本质差异
6 . “哥白尼”这一姓氏的波兰语原意是“谦卑”。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所用的27个实例中有25个是他自己的实测记录,如他测得地月平均距离为地球半径的60. 30倍(现代值为60. 27倍)。据此,对“谦卑”含义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科学精神B.经世致用C.重视实践D.怀疑一切
2023-09-1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洛克生活在由中世纪宗教教育转向近代世俗教育的历史时期,他的道德教育原则是建筑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他主张教师应利用各种教育工作技巧,关注学生的心理,把德行真正根植于学生的心田。他针对青少年的具体心理特点进行了精心研究,提出了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道德教育方法。洛克的着眼点并不是一个坐在家庭教师面前的儿童,而是一个待长大的绅士,这个绅士必须学会管理自己的财产,在必要时效忠于社会与国家,通晓国内外大事。他应当关心道德与政治知识。

——摘编自苗雪萍《洛克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材料二   18—19世纪,英国工业的迅猛发展,经济的飞速进步,引发了社会竞争意识的增强,激化了社会矛盾。道德教育再度进入教育学者的研究视野。赫胥黎基于进化伦理学,阐明了其道德教育的理论归宿,即实现自然、社会、个体——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目标:“服从道德和自然法则,与自然界完全和谐一致”的自然目标或最高目标;“服务社会利益,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目标以及“胜任各种职务,实现自我价值”的个体目标。在他看来这三个目标密切相连,环环相扣,社会目标与个体目标是服从于自然和谐这个最高目标的,在最高目标完成的同时,他对社会与个体分别有不同要求,而个体目标的实现可以促进社会目标的完成。

——摘编自牛亚林《赫胥黎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洛克与赫胥黎德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克与赫胥黎德育思想的特点。
2023-09-0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历史非选择题分类练2024版全国通用-第三部分新考法专练3五育并举
8 . 中世纪后期,大量希腊文和阿拉伯文的科学著作被带入西欧;从12世纪初开始,各个大学普遍开设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学、托勒密的天文学、罗马法、阿拉伯的哲学和科学,还有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逻辑学等课程。这些课程(    
A.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B.提高了西欧社会的生产力水平
C.推动西欧工商业的繁荣和发展D.有利于城市的自治权不断扩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神话构建了自己的“神谱”

在世界开端之际,宇宙一片“混沌”,天神乌拉诺斯无边无际,统治宇宙,缺乏智慧且残暴。乌拉诺斯迎娶地神盖亚,他覆盖着盖亚,于是天空笼罩在大地之上,盖亚生下六儿与六女。诸神共同构成了第一代神系。

乌拉诺斯仇视并害怕他的六个儿子,因此将他们隐藏在地神盖亚的腹内,使他们不见天日。最狡黠的小儿子克洛诺斯用计谋阉割了父亲乌拉诺斯,推翻了父权统治。天地从此分开,新的生命重见光明。克洛诺斯成为第二任宇宙之主,其他诸神以河流、森林、山谷等自然界事物命名,代表着自然力量。

后来,克洛诺斯最小的儿子宙斯在兄长与姐姐的共同协作下,发动了反叛战争,形成了以宙斯为首的第三代奥林波斯诸神。宙斯成为奥林波斯主神,其他诸神分司其职,有着自己的特权、荣耀和地位。不可“僭越”、侵犯神和自然的力量成为最基本的秩序准则,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材料二   19世纪后半叶开始,整个人类哲学发展呈现出唯科学主义的特征。人们期望通过科学将自然世界“制度化”与“规律化”,最终为人类的生活构建出自然世界的蓝图。然而,近代科学主义将人类与自然的天然纽带割裂开来,自然不再是先于人类存在的生活场景,而成为人类改造的对象。人类生命不再具有独立的价值,对人的认识等同于对物的认识。于是,人类获得了科学的尚方宝剑,开始了“僭越”自然的近代人类历史。

——以上材料均改编自郭玲《古希腊神话中秩序与正义的隐喻探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神谱”构建所反映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主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0 . 1514年,哥白尼将他关于“日心说”的结论记载在手抄本《小评》中。1543年,经过他的崇拜者雷库蒂斯和奥西安德尔的努力,《天体运行论》出版,但该书的题词是献给教皇保罗三世的,且在序言中谨慎地说这种理论只是一种假说。这说明(     
A.思想控制阻碍自然科学传播B.教廷权威受到严重挑战
C.科学团体推动启蒙运动发展D.宗教思想渗透天文科学
2023-08-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二部分提升小卷12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