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章基督教神权的建立与民族国家的兴起

第二章中古以后的欧洲宗教改革

第三章欧洲启蒙运动的来龙去脉

第四章宗教革命开启了近代西方民主社会

第五章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第六章欧洲近代科学的发展

第八章从人权平等观念走向民主政治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人认为宗教与科学是互相对立的学说,在中世纪,宗教是扼杀科学的最大敌人,现代社会科学是破除迷信与宗教的最好的锐利武器,宗教是落后势力的典型。也有人认为宗教是科学的前身,科学是从宗教里面发展而来的,所以宗教往前一步就成为科学。近代初期的科学家大多是基督教神职人员,如哥白尼、开普勒、布鲁诺等,或具有神学背景,如伽利略等。

——摘编自蒋四清《宗教是科学的死敌吗?》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体现出的现象并加以合理解释。(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历史研究和学习中,有一类概念主要是对具体历史史实的总结、概括和说明,用来指代特定的历史事物,如近代科学革命、欧洲启蒙运动、冷战等。还有一类概念,通过对某一历史事物特质的提炼,形成具有一定抽象意义、使用范围更为广泛的概念,如科学精神、启蒙思想、冷战思维等,它们既与特定的历史事物相联系,又被赋予了不同于第一类概念的新含义。

从科学精神、启蒙思想、冷战思维三个概念中选择一个,写出这一概念的定义,并说明其与历史事物的联系及其具有的新含义。(要求:1概念定义完整明确;2所联系的历史事物具体准确;3含义表述清晰,体现新意)
2024-01-02更新 | 113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植物学是备受欧洲大国重视的实用性学科。当时整个欧洲的政治经济学家都在灌输一种思想:精确的自然知识是国家财富积累的关键所在,由此可以影响国家实力。他们认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是遵循造物主安排的“善”,反之则不然。这些思想的本质是将自然商品化,即通过对植物、动物和矿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将自然应用于人类生活生产,并创造价值。植物学,作为揭示植物生长规律以及判断其是否对人类具有实用价值的科学,自然成为欧洲大国关注的焦点。其重要性集中体现在植物学家通过应用植物学知识,在全球范围内对特定高价值植物的精确鉴定和有效栽培的过程中,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植物学家在新的领地发现并编目珍贵的植物,使他们的政府能够为国内市场提供廉价的食品、药品和奢侈品;第二、他们找到国内或殖民地奢侈品的进口替代品,如大黄、茶和咖啡等,这些都是消耗国库钱财、致使贵金属外流的商品;第三,植物学家运用专业技术把经济植物运送到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使之适应当地土壤,以打破国外垄断,增加国库收入。

——摘编自张鹏《杰斐逊的植物引种实验及其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所折射出的某一时代特征并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列出时代特征,说明时须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11-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0月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关系史专家刘德斌指出:“在1500年前后,正是在这一世界文明的核心区——欧亚大陆形成三个彼此相对隔离、又各具特色的国际关系体系——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和欧洲秩序。”高度集权、组织有序的亚洲帝国迟迟迈不出中世纪门槛,而欧洲却最先迈出,步入近代,他认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民族君主国的兴起、经济技术的发展与地理大发现在欧洲走出中世纪的历程中是一个有机的发展过程。它们不是孤立平行发生发展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在一起。”


根据1500年前后欧洲发生的重大历史现象自拟题目并予以论述。(要求题目符合题旨,语句简练,史论结合。)
2023-05-3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哲学在近现代突出了理性的特殊重要性,极大地提升了理性的地位,把它视为是人的本质,而且还是人类描述和构建世界的本质所在。因此,理性从此具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费希特曾指出:人类尘世生活的目的即是用依照理性的自由,去把所有人类关系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但是进入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不断显露出来,人们开始对理性的绝对地位和权威发生了怀疑,由此形成了欧洲大陆的非理性主义思潮。进入20世纪以后,海德格尔对理性主义继续发问,他曾批判以黑格尔为首的唯理性主义把存在这一概念讲得过于抽象、贫乏。

——摘编自李俊春《启蒙与反启蒙:人类理性的自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合理,阐述需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5-13更新 | 10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考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概括地看,理性从上帝的恩赐变成人类的本性,再演变为自我意识内在的、思辨的自由本性,在科学和革命的巨大成功的过程中,启蒙理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它塑造了近现代西方社会现代性的基本理念。这个“大写的理性”以现世救世主的姿态胜利前进,一度被认为是理性的终极形式并随着西方在全世界的扩张四处传播。

——摘编自姚德薇《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5-10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活动虽然具有多向性,虽然有着选择的余地,但选择并非凭空进行,也不是绝对自由的,而是由既定条件决定的;因此,既不能认为社会经济结构决定一切,也不能忽视社会经济条件的决定作用;而应当把自然生态变化、人类主观活动以及自由选择余地等等因素与社会经济结构放在一起,综合考虑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从而避免片面性。

——摘自刘北成《<全球史译丛>总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的观点。(要求:可围绕材料观点整体或任意一点进行论证,论证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05-06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届高三三模(5月质检)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文化与自由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无论对外部自然的规律,或对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来说,都是一样的……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选自恩格斯《反杜林论》


依据材料,确定一个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不少于3个史实),史论结合,遐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影响世界的100本书(节选)
三权分立说从此始——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纲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
影响西方世界历史进程的不朽名著——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近代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薄伽丘的《十日谈》
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人类智慧的杰作——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闪烁着人文主义光芒的史诗——但丁的《神曲》
贪婪吝啬者的活写真——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

——节选自邓蜀生《影响世界的100本书》(2004年出版)

请从以上书单中至少选取两本书籍,从人类发展进程的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述须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3-04-25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