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作为近代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进一步完成了由伽利略提出的用一种统一性的原则来把握整个宇宙的问题。他提出三条动力学的基本规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证明了包括地球和天体在内的整个宇宙都服从于普连一致的运动挽律。牛顿自然科学的成就使中世纪以来一直处在昏暗和神秘状态的宇宙世界沐浴在阳光之下。正如卡西尔所言,牛顿的自然科学证明了人凭借自己的理性能够把握宇宙内在的基本秩序或规律,证明了“知识的力童”和自然力一样,“也是一种同样基本的力量”,从而“宣告了人类知识的胜利”。牛顿不仅为自然,还为哲学建立了坚实的准则。18世纪是“科学的世纪”,就是理性和光明的世纪。

——摘编自黄学胜《启蒙的科学精神及其影响》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有一条贯穿古代中国和近代欧洲的鲜明主线: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从伏羲到牛顿,有一群不同年代、不同信仰和不同国家的“夸父”们前赴后继地“追逐太阳”,不断改变着人类的命运。

——摘自隋云鹏《夸父追日:从伏羲到牛顿——兼论理性主义的发展》


解读材料,围绕人类“追逐太阳”的主题,自拟题目,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可以选择二位或二位以上“夸父”,也可以选择一个时代,或以古今结合、中外关联进行整体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事件
康熙年间牛顿于1665年(康熙四年)发明微分法,1666年发明积分法,1673年提出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742年(乾隆七年)《御制历象考成后编》提到“西人奈端等屡测岁实”(奈端,牛顿译名),是已知中文著作中第一次提到牛顿的名字
1799年(嘉庆四年)文献大家阮元编《畴人传》,引用《御制历象考成后编》,首次为牛顿立传,但对牛顿的学说没有介绍
1859年李善兰和英国传教士合译《重学》《谈天》《代微积拾级》,介绍牛顿天文、力学、数学等理论,牛顿学说逐渐在中国传播
1898年梁启超认为“奈端倡‘打破偶像’之论,遂启近代科学”,康有为、谭嗣同等人也积极宣传牛顿学说
民国时期孙中山高度评价牛顿,将牛顿的科学理论作为其“建国方略之心理建设”的一个思想基础。《开明国语读本》引用“牛顿煮表”的故事,鼓励孩子探索未知世界

——据王洪鹏《牛顿学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提取中外关联的两项历史信息并加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提取的信息,阐述须有事实依据,逻辑恰当严密,体现中外关联)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维琴察圆厅别墅

圆厅别墅(府邸)坐落在意大利维琴察,由建筑师帕拉弟奥于1566年所设计的。圆厅别墅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转而追求重视现实生活,张扬人性的解放,具有浓厚世俗化气息。圆厅别墅建筑整体体现和谐、稳定、对称,并将设计与美感效果建立在力学、数学和透视学的基础上。别墅外有开放式广场。

结合所学的世界近代史知识,从维琴察圆厅别墅建筑风格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建筑风格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反抗罗马教会的宗教改革还有更为深层的社会根源——教会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以来发展了一种政治世俗主义,削弱了其精神凝聚力,卷入了外交和军事纷争;教会信仰的极度虔诚和神灵与经常非宗教的、世俗的,以及唯利是图的教士阶层形成了鲜明对照;王室力量的兴起、民族主义和德意志的地方叛乱此起彼伏,与教皇和哈布斯堡神圣罗马帝国的普世野心针锋相对。

——塔纳斯《西方思想史》


材料二 一些知名人士在讨论,谁是最伟大的人物——是凯撒、亚历山大、成吉思汗、还是克伦威尔?有人回答:毫无疑问是艾萨克·牛顿。非常正确,因为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伏尔泰《哲学通信》


材料三   事实上,大批群众是被他们中的一个人或多个人领着走的……说社会的进步是由于历史上某个时期的社会思想条件自然而然发生的,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它实际上只是在   这个社会已下定决心进行实验之后才一蹴而就的。这就是说,这个社会必须要自信,或无论怎样要允许自己受到震撼,而这种震撼始终是由某个人赋予的。

——亨利·伯格森《道德和宗教的来源》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宗教改革发生的社会根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在这场改革中的核心主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认识宇宙方面的伟大理论成果。
(3)结合材料一、二和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相关史实,撰写一篇小论文,评述材料三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00字左右)
2018-07-02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复习试题(一)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哥白尼(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他创立了更为科学的宇宙结构体系—“日心说”,从而否定了统治西方达一千多年的“地心说”
布鲁诺(1548-1600),意大利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继承并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引起了罗马宗教裁判所的恐惧和仇恨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可以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徐光启(1562-1633),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他负责的修历工作乃是“熔西人之精算,入大统之型模;正朔闰月,从中不从西;定气整度,从西不从中。”

——据曹顺仙《世界文明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和发展的“原因或影响”,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果说人文主义真的重新发现了对人、人的能力和人对各种事物的理解力的信念,那么科学实验的新方式、革新了的世界观、企图征服和利用自然的新努力也应当归功于人文主义的影响。

——(意)欧金尼奥·加林《意大利人文主义》

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龚育之《论科学精神》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2019-01-30更新 | 4501次组卷 | 62卷引用:云南省通海二中2019届高三11月份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上面两幅图片,提取两项关于中西科技发展差异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差异形成的原因。

2017-10-02更新 | 310次组卷 | 6卷引用:人教版高二历史暑假作业:第12讲 19世纪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63—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如图:


运用世界近代史的史实,对图进行探讨。(说明:对图中几个要素间形成的关系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