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7世纪中西方

材料一   徐光启(15621633年),多次参加乡试落第,最终通过科举成为政府官员。他与利玛窦交好学习西洋的天文、历法、数学;火器等知识,并翻译了西方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徐光启出身贫寒,从小参加农业劳动,立志改革农业。他在上海试种由美洲引进的甘薯解决饥荒问题,并著有《农政全书》。他还结合我国原有的水利工具和西方水利知识翻译整理《泰西水法》,是西法中用、中西自然科学结合的典范。徐光启晚年致力于修订历法工作,重视引用西方先进科学测量方法进行实测。但因为守旧派百般刁难,这部历书在当时并未能颁布使用。

——摘编自金开诚《中西会通——徐光启》

材料二   伽利略·伽利略(15641642年),出生于意大利的比萨,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也是为维护真理而与唯心论和教会经院哲学作斗争的战士。他主张用具体的实验来认识自然规律,认为实验是理论知识的源泉,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例如,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科学成果、为证实和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作出贡献等。伽利略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为此,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

——摘编自冯志远《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17世纪徐光启和伽利略经历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时代特征。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4-30更新 | 570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的发展繁荣一般伴随着数学的发展繁荣,文化思想的解放一般预示着数学重大成就的来临。相反,对思想的束缚,对知识分子个性的压制一般会导致数学发展受挫。

中国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的贡献简表

单位:项

时间世界中国
公元前600年以前52
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元年153
公元元年至400年104
401年至1000年96
1001年至1500年159
1501年至1900年1000

——摘编自王汝发、韩文春《数学•哲学与科学技术发展》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中外关联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提取的信息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提取的信息,阐述须有史实依据,注意逻辑清晰)
2022-12-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2022-2023学年纲要上课时练习+单元测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具有显著地位。1763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然而到1914年时,欧洲诸强国已吞并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这一进程早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技术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建立、国家建设和海外扩张以前就已开始。上述这些引起了以三大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连锁反应。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理性”是现代性事业的根基,它的“成长史”体现出大起大落的剧烈节奏。下表是西方不同阶段有关理性的主要观点。

时期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强调“知识服务于修养”;理性(或德性)是人的本性,它要求人致力于在道德上实现自我完善
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理性致力于声张和证明的,是自己属人的特性而非属神的特性;在对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中发现了人的独立价值和尊严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用人的主动信仰证明在上帝面前尘世的价值;理性被视为人的本质属性之一,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使用自己的理性去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
启蒙运动时期霍布斯、洛克、卢梭似乎有一个普遍的理性一直存在在那里,等待人们去发现;而只要人们发现了理性,它就会把世间的一切秘密与疑问解答

——摘编自姚德薇《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结合材料信息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理性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8-25更新 | 642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百所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2019-01-30更新 | 4489次组卷 | 6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