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下面表格中的空白部分。
发明家主要成就发明家主要成就

瓦特(1736-1819)

蔡伦(?-121)

材料一   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将中国作为参照,探讨欧洲的诸多问题。……在官僚制度方面,他们对中国科举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种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科举制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


(2)根据材料一,概述当时我国传播到欧洲的文化成果及其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欧洲国家的“中国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怎样的时代要求?

材料二   下表是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中国西方

宋应星(1587-约1666)编写了总结性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巨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他反对不切实际的科举之学,提倡有实用价值的学问

牛顿(1643-1727)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这充分展示了科学的巨大魅力,对以后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理性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


(3)根据上表分别说明17世纪中外科技成就的特点。并指出牛顿的科技成就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2019-11-1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2 . 《旧欧洲:一种关于延续的研究》中,把1000-1800年的欧洲称为“旧欧洲”,并列举了相关“旧”的特征,如下表:
“旧欧洲的特征”
经济观认同的是使用价值而非交换价值(①)
社会观认同的是差异等级而非竞争能力(②)
文化观认同的是群体意识而非个人精神(③)
宗教观认同的是蒙昧盲信而非自然主义(④)

根据表格信息,请预测“新欧洲”特征出现的历史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世界市场形成;
B.②文艺复兴
C.③重商主义
D.④近代科学产生
2019-05-03更新 | 857次组卷 | 6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武钢三中等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下表反映的是16至17世纪中国与西方的科技成就。

中国

西方
①明代徐光启编著《农政全书》。
②1637年,宋应星《天工开物》刊行。
③明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
①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
②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
③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完整的力学体系。

(1)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是四大发明。图一、图二分别能反映其中哪两大发明?这两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表格内容概括16﹣17世纪,中西科技在研究领域、作用方面的不同。
2017-10-0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马龙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
4 . 思想统一与思想解放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表格。
时代人物主要思想主张
董仲舒
明末清初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别阐述以上两则材料所体现的思想主张。

(3)自然科学和进步思想成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请从上述图片中任选一幅,撰写说明词。(应包括历史时期、主要内容或思想、评价等方面)
2020-07-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著作简表
姓名生卒年著作
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
徐光启1562—1633《农政全书》
徐霞客1587—1641《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1587—1666《天工开物》

16~17世纪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姓名生卒年成就
哥白尼1473—1543提出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1548—1600提出宇宙无限论
培根1561—1626初创近代实验科学
伽利略1564—1642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明太阳中心说
开普勒1571—1630发现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以上表格依据《简明科学技术史》编制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6~17世纪中国和欧洲科技发展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及其影响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2)结合当时中国和欧洲的时代特点分析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2017-11-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必修3单元检测: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6 . “奠基人”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奠基”原意是“打下建筑物的基础”,“奠基人”常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或事业初创过程中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关于被称为“奠基人”的历史人物表格。

人物图片历史地位理由
___________奠基人
___________奠基人
___________奠基人
___________奠基人

7 . 下表反映的是人类在认识物质世界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发现。据此可知
物质名称原子电子质子中子夸克
发现时间1833年1897年1919年1932年1968年
说明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微粒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组成原子核的物质组成原子核的物质中子内部的物质
A.物质运动规律基本被人类掌握B.夸克的发现打下了量子论的基础
C.原子的发现是认识微观世界的开端D.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
8 .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阅读下表
十七世纪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土对宗教和科学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变化统计表
1601—16051631—16351651—16551696—1700
宗教7%6.3%5.3%2%
科学1.8%4.6%7%5.1%

上表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科学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解放B.宗教改革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C.进化论瓦解了宗教神学地位D.社会精英人士逐渐抛弃宗教信仰
2020-03-1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关于科学发展的表述,论点与论据都正确的是
选项论点论据
A科学不等于始终绝对正确牛顿力学定律只适用于微观物体低速运动状态
B科学理论具有预见性人们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海王星
C科学是至高无上的知识体系量子论和相对论对人类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D科学带来的问题只能靠科学来解决只有科学技术才能解决互联网带来的人类心灵疏离的问题

A.AB.BC.CD.D
2020-06-05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10 . 下表比较了1 6世纪至17世纪的中西方科技的部分成就,这主要反映了当时中、西方
A.科技发展的水平不同B.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
C.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同D.政治体制的本质不同
2020-06-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