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神圣的天体可以被正确地统一到力学的规则下,《圣经》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这说明牛顿力学
A.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B.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解放
C.否定了传统的文化体系D.加速了宗教改革的发展
2020-04-04更新 | 194次组卷 | 27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邢台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2011年10月,随着美国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的离世。一句网络帖子迅速走红:“上帝有三个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并改变我们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序言里,牛顿写道:理性力学应当是一门定量研究任何力所引起的运动和产生任何运动的力的科学。因此,本书被命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因为自然哲学的一切难题中都涉及通过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自然的力,再通过这些自然力来解释其他现象。

材料二   “科学”一词起源于中国古汉语,原意为“科举之学”。到近代日本翻译西方著作,翻译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1)材料一中被“砸醒”后的牛顿的伟大发现是什么?根据此内容人们在天文学中有何发现?牛顿的“众多发现”在人类文明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意义的“科学”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019-11-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3 . 有人认为:牛顿学说18世纪通过法国启蒙思想家得到了深化,甚至提出了“牛顿主义”,从而把牛顿的自然科学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人文社会领域。这说明牛顿的学说
A.具有的社会影响被夸大B.被用来论证社会现象C.因启蒙运动扩大了影响D.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推崇
4 . 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的进步是高中历史必修的内容,也是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课题,某校高中学生确定了一些具体的研究课题开展研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课题一:春秋战国的思想

材料一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论语为政》

材料二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补。

——《老子》

材料三 法者,编著于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韩非子难三》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他们关注的共同点是什么?
研究课题二:近代以来的科学

所谓科学革命一般说来指的就是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迄今为止,科学史上有据可查的关于物质世界的一般理论总共不过三种,分别以亚里斯多德、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但真正的科学革命,实际上只发生过两次。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概括指出材料中两次“真正的科学革命”之成就,并说明两者之间关系?
研究课题三:20世纪初中国的思想变革

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19世纪)对她(中国)来说特别残酷……现在中国……发奋要成为一个大国,唯一的大国,不论付出什么代价都在所不惜。因此它渴望付出双倍的革命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正如过去中国欣然接受佛教圣典和试图结识德先生(民主》和赛小姐(科学)那样样,她现在着力研究历史、社会学和人种学。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3)简述“过去中国……试图结识德先生(民主)和赛小姐(科学)”的概况。
2019-11-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实验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它”指的是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2019-10-27更新 | 270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9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摸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列统计数据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1975年版)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16—17世纪近代自然科学成就表(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编制)

时间

自然科学成就

1543年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

1609年

开普勒提出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等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1609年

伽利略创制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球运动,否定了地球由上帝创造的观点。

1620年

培根发表《新工具》,提出科学研究的归纳法,初创近代实验科学。

1628年

哈维创造了完整的血液循环理论,冲击了传统的解剖学、生理学观念。

1644年

笛卡尔发表《哲学原理》,将观察和思考作为科学方法的两大原则。

1687年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引力法则解释地球为何绕太阳运行。

材料三   世纪之交,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已展现的科技机遇,西方国家出台了种种举措。90年代,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争取使美国保持科技领先地位。欧盟制定了从2002年到2006年的第六个科技框架计划,以推动成员国研究活动一体化,其最高目标是建设“知识欧洲”。美国2002年全国科技研发经费已达2916亿美元。欧盟第六个框架计划的投入为175亿欧元,比第五个框架计划多17%。在过去50年里,基础研究为计算机、信息技术、遗传工程等诸多领域做出了突破性贡献。美国联邦政府支持了全美约60%的基础研究,英国政府也将其60%的科研经费支持基础研究。同时,各国都瞄准科技前沿开展工作,信息通信技术、生命科学、纳米科技、环境科技、航天科技等均被各主要国家列为优先领域。

——摘编自《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发展政策概观》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16、17世纪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归纳西方国家发展科技的政策举措,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其时代背景。
2019-10-05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认为,科学的发展打破了宗教神学的神话,哲学的进步改变了世界观的认识论基础从而使宗教神学失去了存在的理由。第一次撩开了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的一角的近代科学的代表人物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8 .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写道:“迄今为止,我们以引力作用解释了天体及海洋的现象,但还没有找出这种现象的原因。它当然必定产生于一个原因……但我迄今为止还无能为力从现象中找出引力的这些特性的原因,我也不构造假说。”这说明
A.万有引力学说还不是科学理论
B.牛顿意识到其学说存在局限性
C.经典物理学遇到了危机和置疑
D.自然科学无力摆脱神学的束缚
2019-05-03更新 | 356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10 . 中世纪的基督教自然神学认为:凭靠人的理性可以从各种自然现象的类比,推知上帝的存在及其某些属性。包括牛顿在内的科学家都坚信这种中世纪的神学观。据此推断
A.神学并不必然阻碍近代科学的发展
B.近代科学立注重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
C.近代科学建立的途径是神学启示
D.近代科学强化了天主教的权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