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B.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C.客观上推动资产阶级价值观发展D.有利于西欧理性精神传播
2023-03-14更新 | 206次组卷 | 7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年)在近代科学方法和自然哲学的探索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现代“科学之光”。他认为应该把尊重事实,搜集和确定事实作为“归纳法”的第一步。培根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思辨哲学,他指出“所谓知识在于实践中能够具有一定的效用,功用是实践的根本属性。”他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人类征服和占有自然的重要手段。

——摘编自丁立群等《技术实践论:另一种实践哲学传统》

材料二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实学思潮的代表。顾炎武在治学过程中反对一味模仿古人,提倡独力创新,将“独创理论还原于人事的日常经验才可知其正误”。顾炎式做学问反对玄学、理学之清谈,主张探索“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的学问,引古著今,注重用学到的知识或自己形成的理论来解决一些社会实际问题,提出了“学以致用”、“明道教世”的观点,体现了儒家学者的“济世情怀”。

——摘编自威福康《论颐炎武治学方法的儒家精神与哲学意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培根与顾炎武学术思想的相同之处。并简述二人学术思想不同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种学术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7世纪,哲学家们喜欢把自然世界比作上帝制造的有序运转、无比神圣的大钟,人们很难看清大钟微妙的内部结构。18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然“大钟”在仪器面前没有秘密可言。这一认识的变化(     
A.消除了上帝崇拜的观念B.反映了启蒙运动得到普遍认同
C.体现了唯物主义的风靡D.得益于近代自然科学迅速发展
2022-07-09更新 | 301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摸底测试(高三零诊)历史 试题
4 . 17世纪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深信可以运用力学原理说明一切,不仅钟表是机器,人类甚至国家也是一部机器,把本来只适用于描述机械运动的科学提升为一种哲学观点——机械论,它告诉人们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被发现。这主要说明
A.科学发展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
B.力学原理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支持
C.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
D.理性主义破除了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为了使信徒们不至于被异端思想所迷感而走上怀疑上帝的道路,基督教会在自己开办的学校中教授几何学、数学、天文学。几何学用来解释上帝创造的世界……而天文、数学和几何学恰好就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原点。这反映了
A.基督教教义成为近代科学的理论基础
B.近代科学强化了教会神学权威
C.近代科学建立受基督教神学客观推动
D.宗教改革促进了近代科学发展
6 .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不再昕命于上帝,而好像有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并且这不仅应用于物理领域,还应用于人类社会。由此可知,牛顿力学(  )
A.改变了近代物理学的传统观念B.动摇了上帝创世说的根基
C.揭示了物体高速运动时的规律D.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2022-03-09更新 | 24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7世纪以前的欧洲,上层阶级的学者可以接受逻辑训练,而平民工匠只能进行定量方法的实验。到1600年左右,资本主义的兴起导致了一些工匠与受过系统训练的大学结合有了互动,实验科学就诞生了。这便是著名的“齐尔塞尔论题”。这论题表明
A.近代教育兴起推动实验科学发展B.工业革命缓解了社会职业偏见
C.科学产生得益于实验方法的进步D.社会结构变迁推动科学的进步
2022-03-04更新 | 662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遂宁高级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17世纪,牛顿所代表的科学理性与上帝所代表的宗教信仰之间形成了一种协调的互补关系,从而在英国既避免了颠覆宗教信仰的无神论,也杜绝了戕害科学精神的宗教狂热,新兴的宪政民主与科学理性得以茁壮成长。这说明
A.英国宪政源于各派势力妥协B.科学进步离不开宗教信仰
C.科学革命促进思想解放运动D.宽容精神有利于社会转型
9 . 1727年牛顿去世,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为他写了一首诗:自然与自然法则隐没于冥冥暗夜之中,上帝说“牛顿诞生吧!”于是,一切光明。诗中描述的让“一切光明”指的是牛顿力学
A.拉开近代实验科学的序幕B.发现宇宙运行的基本法则
C.动摇了上帝创世说的根基D.揭示物体高速运动的规律
2022-01-1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中叶,世界科学中心开始从意大利向英国转移。当时英国不但出现了像哈维、玻义耳和牛顿这样的科学巨人,而且科学研究活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重视。1660年,伦敦的一些科学家举行了一次会议,正式提出成立增进物理数学实验知识的学会。后来,查理二世正式批准成立皇家学会,并将英格兰的许多小型学会并入该会。皇家学会的基本宗旨是以增进自然知识为目的,贯彻培根的学术思想,注意搜集经验事实,注重实验、发明和实效性研究。皇家学会虽然有皇家许可证,并由政府为学会经营的科学事业提供财政资助,但基本.上是一个独立的民间组织。

——摘编自陈吉明编《科学技术简史》

材料二   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批准设立中国科学院。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宣布正式成立物理学数学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部四个学部,选出了各学部的常务委员会。会后,各学部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国际科学发展趋势,组织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并相继组建了包括半导体、计算机、自动化和电子学在内的一批高新技术研究机构。19863月,王大珩等四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高技术的建议书》并得到中央批准,形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摘编自刘海藩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皇家学会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皇家学会相比,中国科学院有何特点?
2022-01-18更新 | 208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