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科学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为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的重要科技成果。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人物

贡献

时间

安东尼.拉瓦锡(法国人)

提出物质守恒定律

18世纪 70年代

贾斯特斯·冯·李比希(德国人)

制成化学肥料

19世纪40-50年代

W.H.珀金(英国人)

制成合成染料

19 世纪 50 年代

路易.巴斯德(法国人)

提出疾病的微生物理论

19 世纪 50-60 年代


A.各学科间联系日益紧密B.公共卫生观念受到关注
C.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D.工业革命仅局限于欧洲
2023-03-30更新 | 39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评历史试题(A卷)
2 . 任何道德都是具体历史时代的产物。

材料一:西方首创科学革命,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意义,恐怕是无论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科学革命突显了理性的价值,昭示了一种科学主义的世界观,其核心就是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克服一切传统偏见,以科学的精神来重塑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与近代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并具体阐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3 . 如表摘自学者对英国《国民传记词典》中6000多位传主从业兴趣的统计,据此可推断,17世纪的英国(     
知识领域或职业1601—1625年1626—1650年1651—1675年1676—1700年
科学12.8%28.2%31.4%27.6%
医学13.0%27.4%31.5%28.1%
军事8.8%46.7%18.8%25.7%
政治26.6%29.1%22.7%21.6%
神职37.2%30.1%19.5%13.2%
注:传主可有多种从业兴趣。
A.人文主义广泛传播B.代议民主政治完善
C.宗教信仰彻底崩溃D.实用主义日益流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17至18世纪欧洲部分国家重要科技发明统计(单位:项)。据下表可推知,这些科技发明的出现(     
国家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医学
英国17201718836
法国26141516109
德国7512855
西班牙 002001
荷兰052201
A.标志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建立B.受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C.推动了理性主义的迅速发展D.得益于技术革命的推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自成体系而且独立性与排外性强,与政治联系密切,以官办为主,形成了大一统的结构体系。在思想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学化的特征非常明显。在应用上,学术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实用性很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对传统典籍的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科学实验,轻视对理论的概括和研究。在发展水平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遥遥领先于世界,但在明清时期落后于西方,没有形成近代科学,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遗憾。

----摘编自谭周桂《浅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下图所示为中国与西方的“科学技术水平累加增长曲线”,学界形容这一时期的中国具有“超稳定结构”并处于“高水平停滞”时期,并据此得出了一个结论: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西方来说,科学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都存在着适应性。也就是说,制度大于技术,中国的经济和科技的落后首先体现在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的不思进取上。


——据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科技没有形成近代科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科学技术结构与社会结构”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说,18世纪至20世纪初,现代物理学中的力——能量的概念,引发哲学家对生命现象作出新的解说:生命是一种能量的延续和转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太阳中吸收能量,动物则通过吃植物或其他动物而获得能量。该学者意在说明(     
A.科技进步推动了哲学发展B.牛顿力学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C.科学发展导致民众观念变化D.民众对生命价值认知的深入
2022-12-03更新 | 370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2(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科学的发现与传播日渐打破了宗教权威的控制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科学革命直接预示和推动着日后科学的更大发现和知识的进步,特别是震撼世界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巨大变革和普遍进步”。该观点意在强调(     
A.科学发现诱发政治革命B.科学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C.知识变革促进思想解放D.技术革命引发连锁反应
2022-09-08更新 | 24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人们开始把牛顿的物理学分析方法应用于整个思想和知识领域,不仅应用于物理领域,而且应用于人类社会。这一做法的意义在于
A.近代物理学得到发展B.动摇封建神学的基础
C.推动宗教改革的进行D.促进理性主义的发展
9 . 在经典力学的直接影响下,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建立和发展了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并由于其强大的影响力,使得唯物论从宗教神学那里争得了发言权。这说明经典力学
A.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B.以弘扬理性主义为宗旨
C.包含了牛顿的无神论思想D.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
10 . 哥白尼的主要贡献是
A.提出了“日心说”B.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提出了“地心说”D.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