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不同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古希腊时期
荷马史诗记叙的特洛伊战争预示了东西方的分野。希波战争后,希腊人逐渐把以波斯为象征的东方想像成了典型的“蛮族”。埃斯库罗斯在悲剧《波斯人》中把希腊的自由、民主、胜利和波斯的专制、奴性、失败对立起来。
14-16世纪
欧洲人的东方认识延伸到了中国和日本。马可·波罗向欧洲描绘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东方,金银满地、富庶无比的中国。
17-18世纪
欧洲刮起了一股中国风,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风靡欧洲。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中国社会是和平理性的理想社会。
18 世纪下半叶
-19 世纪上半叶
在欧洲人的认识中,西方与东方不再仅仅是地理的概念,而且是一种新的文化表述。西方理性、科学、进步,一片光明,东方非理性、愚昧、停滞,黑暗一片,有待于西方人用理性之光来照耀。从此历史有了标准,世界有了隔断。

——据黄洋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 “东方”想像》和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注:希波战争是对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波斯帝国入侵希腊城邦所引发的一系列战争的统称,结果希腊联军获胜。战后,雅典民主政治走向繁荣,波斯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至少源自两段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4-19更新 | 591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探寻不同历史事件间的关系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为某历史老师进行《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备课查阅的部分资料:

《蒙娜丽莎》油画、《大卫》雕塑
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宗教改革》,华夏出版社,2010
赵琪:《康德思想深受牛顿影响》,《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法)维克多·雨果:《维克多·雨果回忆录》,华文出版社,2020
(美)卡罗尔·布拉姆:《卢梭与美德共和国——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语言》,商务印书馆,2015
1787年美国宪法签署时的情景(绘画作品)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译林出版社,2016

材料二   探究主题

资本主义制度的构想与实践
思想解放与科学革命相互影响
(1)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一中的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
(2)参考材料一中的研究资料,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选题意义,拟定研究提纲,列出3—5个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要求:选题意义应结合历史背景,研究提纲应系统清晰,所列参考资料从标题上看应密切联系主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全球联系不断加强

(1)以上材料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右边地图可用于研究近代哪一重大史事?对比两幅不同时期绘制的世界地图,谈谈你对这一史事的认识。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对15—18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及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描述启蒙思想传播的大致路线,并简述其世界意义。
2022-05-2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莱西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线上检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材料一   法语“文艺复兴”一词的意思是“再生”,它指的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轮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反映了西欧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人文主义的特点: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众多奇妙造物中最奇妙的”。人文主义者并没有否定上帝的至高无上地位,但他们关注的焦点由上帝而转向了人。……二是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尘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积极地生活。他们赞美爱情,歌颂创造,追求平等自由,肯定财富占有,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

——摘编自徐国辉《论彼特拉克的人文精神》

材料三   牛顿以他对支配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促使人们由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称为“再生”的理由,指出材料二中“艺术和知识的创新”的核心内涵,概括文艺复兴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彰显“人的理性的伟大”的具体表现,受其影响,启蒙思想家们在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
2024-05-01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列知识结构图,回答问题。

学习情境一



(1)某同学建构了学习图,请帮助其完成如图.指出①②应填内容依据学习结构,谈谈你对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认识。

学习情境二




(2)上面三幅图可用来研究什么问题?还可以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
(3)综合三幅图,对其反映的历史进行解释。
2021-05-0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阳信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西方体育观

时期体育思想
15世纪意大利的弗吉里奥是第一个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运用于教育实践的教育家。他提出教育需要两根支柱:心智训练和身体训练。他强调青少年要有“支配的理性”和“顺从的身体”,建议应根据个人特点“恰当地选择运动”。他将竞争精神列为受教育者应该具有的一种重要品格,
16世纪马丁·路德认为“保持健壮的身体是每一个基督徒的天职,身体健康结实,才能从事生产劳动,才能救济和帮助贫困者。他说:“人们应该拥有高尚、有用的运动训练……因此,我赞成……音乐以及击剑、摔跤等骑士类的体育运动训练,它们不仅能够消除人们的烦恼,还能让人的四肢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18世纪卢梭非常重视身体的健康,不仅认为健康的身体是理性发达的基础,而且是人生活幸福的凭借。卢梭认为:“为了学会思想,就需要锻炼我们的四肢、我们的感觉和各种器官因为它是我们智慧的工具;为了尽量利用这些工具,就必须使提供这些工具的身体十分强壮。”卢梭非常强调健康的身体是人们获取知识、增强理解能力的、发展理性思维的物质基础。
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体育思想是在揭露资本主义推残工人的身心健康和寻找促使工人身心全面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社会生产的角度出发,马克思考察了人的发展与体育的价值。马克思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发现狭隘的劳动分工和缺乏必要的体育活动造成了工人及其子女身体的畸形和片面的发展。为此,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强调和突出了体育运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摘编自石龙《论西方体育人文价值的演变》

根据如表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西方体育观加以阐释。
2024-05-0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西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与否全凭信仰,只有信仰上帝和行善才能上天堂,以此来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   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是人们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新实践史。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历史上每一场重大社会变革,每一次文明的进步,包括科技领域的每一个发明创造,无一不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极大地推动和加速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摘编自潘庆华《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

从材料二中选择一种观点,或者自拟观点,运用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及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论证。
2024-04-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伏尔泰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的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由此可推断(     
A.伏尔泰发现了自然界永恒定律B.该观点受到哥白尼日心说启发
C.近代科学促进了欧洲思想解放D.欧洲开始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2024-04-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笛卡尔(1596—1650年)说:“那么我究竟是什么呢?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什么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呢?也就是说,一个精神,一个理智,或者一个理性。”这一思想(     
A.肯定人的地位和尊严B.推动近代科学产生
C.强调了理性思维价值D.标志人的自我觉醒
2023-12-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法国大革命后,康德在题为《答复一个问题:“什么叫作启蒙?”》的文章中提出”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一口号,康德意在强调(     
A.天赋人权自由平等B.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
C.理性对待暴力革命D.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2023-08-01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