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22-23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 . 启蒙运动史料探究

史料   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思考:根据史料,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
2023-04-17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启蒙思想家卢梭说到“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天赋人权B.自由平等C.主权在民D.社会契约
2022-12-24更新 | 162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1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在英、美、法三国民主政体确立发展的过程中,启蒙运动政治理念初步实现了,“初步实现”的启蒙运动政治理念有(     
①主权在民   ②自由平等   ③权力制衡   ④政府干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如表为18世纪中后期欧洲思想界部分情况简表。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     
欧洲思想界情况(部分)
英、法等国的沙龙、咖啡馆成为人们交流前沿思想的重要场合
欧洲国家科学院、科学学会的发展推动了知识的传播
德意志哈雷大学、哥廷根大学实行宗教宽容,学术相对自由
意大利维柯《新科学》、贝卡里亚《论犯罪与惩罚》发表
A.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B.启蒙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启蒙运动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D.不同国家间的发展的差异性
2022-09-30更新 | 26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新的经济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法国成为复兴研究罗马法的中心。这一转移,使罗马法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启蒙思想家高举“民主、自由、平等”之大旗,以自然法理论为武器,同中世纪以来占据统治地位的神学政治论相抗衡。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为保住大革命胜利果实,在拿破仑直接领导下,《法国民法典》终于诞生了。

——摘编自邓慧、袁古洁《理性法典化运动背景之探讨及其借鉴——以〈法国民法典〉之编撰为借鉴》

材料二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做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材料三   启蒙运动不仅鼓舞了人们,而且他们不再害怕教会和其他机构的压迫。他们敢于站起来反抗。因此,启蒙精神首先鼓舞了人们的心灵。这样,那些压迫人民的封建思想就不可能长期存在。很快,通过启蒙运动,领导社会上的爱国者发动了旨在推翻封建统治的其他革命,这也促进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指出材料一中造成“新的经济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的事件,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该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政治主张;并结合材料一、三,概括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
6 . 启蒙运动时期,德国的一些新大学成为新思想发展和传播的中心,社会热点问题纳入大学课堂讨论,增强了大学课程的实用性;大学课程中法学、自然科学、医学等成为最受欢迎的科目。这表明(     
A.启蒙运动促进近代科学的普及B.德国政府重视高等教育发展
C.启蒙思想提升了德国国民素质D.思想解放推动高等教育变革
7 . 启蒙运动时期,某思想家称:“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做得更对。”该启蒙思想家是(     
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康德
2022-08-10更新 | 352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1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在《中国孤儿》中,伏尔泰借成吉思汗之口表达了对中国帝王的崇敬之情,中国帝王被赋予开明家长的角色:我看到他的文化,教育了整个人类;他的君王的权力建筑在以德临民,为了驯服四邻,制定了优良礼法,治国不需要征诛,治人只凭着风化。伏尔泰意在(     
A.弘扬法治和社会教化B.宣扬中国传统文化
C.打击法国的割据势力D.讽刺法国专制王权
2022-07-13更新 | 17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1
9 . 文化交流。

中古时期文化交流与传播情况摘编

数学8世纪印度数字传入阿拉伯,12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成为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科学技术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经由拜占庭、埃及、摩洛哥传入欧洲;指南针、火器等在13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哲学宗教9世纪阿拉伯人将希腊学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译成了阿拉伯文,11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又转译为拉丁文,传入西欧。7世纪以后,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
医学10世纪阿拉伯人总结希腊、印度等地区的医学知识,编纂《医学集成》。

伏尔泰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剧本写道:张惕接受皇帝托孤,决定要用独生子替太子送死。其妻伊达美不予配合,说:“你向他发过誓么,要杀你的亲生子?唉!有什么贵和贱,又有什么主和臣,都不过一点虚荣定了一时的名分,天生来大家平等……要谋自己的善后,才是我们职责。”

(1)阅读材料,概括中古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特点。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孤儿》的创作背景。
2022-07-12更新 | 19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整个18世纪成为“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这个时代
A.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B.使人获得了信仰的自主权
C.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D.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2022-02-14更新 | 27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