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直到12世纪前后,中世纪的艺术还未涉及儿童,也没有表现他们的意愿。我们宁愿认为,这是儿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地位的表现。从罗马程式的世界到13世纪末,儿童没有自身的特点,只是身材缩小的成人。15、16世纪,意大利出现了很多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世俗画,儿童逐渐被发现。17世纪以后,现代家庭观念在欧洲出现,孩子被看做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父母亲自抚育孩子、重视培养亲子关系、关注子女教育成为当时英国的新风气。18世纪,卢梭在“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放儿童,尊重儿童”口号,其教育学著作《爱弥儿》打开了科学研究儿童的大门。

——摘编自[法]菲力浦·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

材料二图1、图2是近现代两部电影中的场景。图1是电影《雾都孤儿》(1922年)剧照,同名小说1838年出版,图片所示为奥利弗等童工在拆麻绳;图2是秀兰·邓波儿主演的电影《卷头发》(1935年)剧照,图片所示为美国孤儿院的午餐时刻。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15世纪以来“儿童逐渐被发现”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5、图6反映的儿童的不同生存状况并给出合理解释,评估图片中电影场景的史料价值。
2023-09-10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718世纪,法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急剧没落;18世纪后期,法国工业革命逐渐展开,进步的资产阶级以思想斗争的形式向腐朽的封建主义进攻。这给孟德斯鸠提出了反封建反暴政的思想主题。针对法国政弊,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移的一条经验”,其在《论法的精神》中系统地阐释了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原则。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立法权属于议会,它代表国家意志,由人民集体享有;行政权执行国家意志,由君主行使;司法权由人民选出的人员组成的法院行使。孟德斯鸠强调三权不仅要分立更要相互制衡,突出法治原则的重要性和现实性。其理论深刻地影响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但其开出的解救社会的药方不过是阶级分权和分工。

——《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按表现形式划分,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从认识“文艺复兴运动”的角度,分析该材料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评价孟德斯鸠的主张。
2023-04-2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康德认为在他们(哥特人)确立了势力范围之后,人们的审美趣味出现堕落,史称“哥特式风格”,最终以狰狞怪相结束。当今德国学者约翰内斯·弗里德却认为历史上的哥特人并没有发明哥特风格,人们称之为哥特,其实不过是对历史的歪曲。然而这种歪曲,却因为康德及类似的文化名人的评判,被人用来排斥整个中世纪。面对历史争论,我们应当(     
A.选择善的事实,作为历史事实B.用以论带史理解历史问题
C.考察史料来源,评判史料价值D.及时纠正前人的历史偏见
2023-07-25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丹东一号”沉船遗址地处黄海北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西南50多公里的海域。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战舰扬威、超勇、致远、经远沉没于此海域。经水下考古实物资料证明“丹东一号”即为致远舰。以下是整理自考古报告中的内容。


舰体结构:水下残存的穹甲钢板与致远舰的穹甲防护结构吻合。经远舰装甲较厚,明显与“丹东一号”不符,另两舰未使用穹甲结构。此外,“丹东一号”沉船还发现多个方形舷窗,方形舷窗只安装于致远舰及其姊妹舰靖远舰,其余舰均未安装,这是识别致远舰与其他甲午沉舰的重要标识物。

武器配备:致远舰的主要武器在“丹东一号”沉船遗址中均有发现……超勇舰与致远舰武器配备区分明显。此外,加特林机枪铭牌上标注有“1886”,这正是致远舰的建造时间,铭牌上的产地也能与当时的公司名称对应。现日本三笠公园有一门同样型号的机关炮,为海战后日军从致远舰桅盘上拆卸。

餐具:共发现3个带有清晰“致远舰”标识的瓷盘及碎片。与瓷盘配套使用的银勺勺柄也印有致远舰的圆形微标。

综合以上,并结合甲午海战档案、北洋海军档案和海域当地的口述史料,判定“丹东一号”沉船为致远舰。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兴起与全球化初始阶段一系列的发现和跨文化交往有关。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从而使基督教关于人类的起源和谱系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这摧毁了整个基督教教义的基石。敏锐的思想家首先觉悟,并起来呼吁民众质疑和抛弃旧的世界文明图景。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还受到与中国的跨文化交往的影响,启蒙运动期间欧洲出现了“中国热”,与欧洲文明迥异的中国文明在这股“热”中被理想化了,常被用来借以对比和批判欧洲的旧制度和文化。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并据此提倡“开明专制君主”模式。他同时也盛赞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认为中国的史书充满理性,没有迷信和虚构,这些都被用于揭示法国宗教文化的非理性,以及鼓吹法国需要启蒙运动和社会变革的理由。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丹东一号”沉船可以研究的历史事件有哪些,并论述“丹东一号”沉船的研究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启蒙运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思想与时代。

人类文明的每一步重大前行,都离不开先进思想的引领和驱动。

材料一

社会思潮代表人物思想言论
A但丁
12651321
“人生来不是为了像走兽一样活着,而是应当追求美德和知识……人的高贵超过天使的高贵。”
B孟德斯鸠
16891755
“存在着一种人的根本理性,法就是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人类的法并不服从于神,而是遵从理性。”
C马克思
18181883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材料一中,三位历史人物及其言论所代表的欧洲近代社会思潮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请指出社会思潮A和B各自的侧重点。
(2)若要研究社会思潮C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选择下列史料中的____;若要研究社会思潮C对时代发展的影响,则可以选择____(填写序号)。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思想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
2023-01-11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论述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启蒙思想是看世界的一个新角度,要求摒弃上帝启示和传统教条,强调理性和自然规律,并且相信人类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启蒙运动的影响深远,因此,18世纪被人们称为“理性时代”。

——【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史林译《世界大历史:1689—1799》


用史料证明材料中的观点
2022-08-20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探寻不同历史事件间的关系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为某历史老师进行《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备课查阅的部分资料:

《蒙娜丽莎》油画、《大卫》雕塑
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宗教改革》,华夏出版社,2010
赵琪:《康德思想深受牛顿影响》,《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法)维克多·雨果:《维克多·雨果回忆录》,华文出版社,2020
(美)卡罗尔·布拉姆:《卢梭与美德共和国——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语言》,商务印书馆,2015
1787年美国宪法签署时的情景(绘画作品)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译林出版社,2016

材料二   探究主题

资本主义制度的构想与实践
思想解放与科学革命相互影响
(1)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一中的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
(2)参考材料一中的研究资料,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选题意义,拟定研究提纲,列出3—5个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要求:选题意义应结合历史背景,研究提纲应系统清晰,所列参考资料从标题上看应密切联系主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是18世纪法国某学派编撰《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的插图,其标题从左到右分别是天文学、气象学之暴风雪和骨骼解剖学。在这本书里,他们为读者介绍了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史料,可以用来研究西方
A.近代科学的产生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理性时代的到来D.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7世纪,笛卡尔把其数学逻辑方法推及整个社会领域,提出唯理论认识方法。他认为“感觉经验有时会欺骗我们,是不可靠的,因此必须运用逻辑推理去判断和辨别事物”。笛卡尔的这一认识方法(     
A.凸显了人的情感和个性B.强调了理性主义的价值
C.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D.引起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2024-01-28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教育片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笛卡尔(1596—1650年)说:“那么我究竟是什么呢?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什么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呢?也就是说,一个精神,一个理智,或者一个理性。”这一思想(     
A.肯定人的地位和尊严B.推动近代科学产生
C.强调了理性思维价值D.标志人的自我觉醒
2023-12-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