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曾这样评价一位启蒙思想家:他首先发现了人性中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矛盾,并且自觉地去探讨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提出了“回到自然”的人性构想和建立“社会契约”的政治理想。这位思想家是
A.洛克B.伏尔泰C.卢梭D.孟德斯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751~1780年,法国学者狄德罗等主持编撰的《百科全书》陆续出版。该书编撰的经济来源,不是通常的资助人出资,而是约4000位订购者的预付款。到1789年,该书售出两万多册,创造了上百万里弗的利润。由此可以看出
A.启蒙思想家得到了全社会的追崇B.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发挥重要作用
C.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变革即将开始D.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学说深入人心
2020-07-11更新 | 4045次组卷 | 43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二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能力提升)
3 . “从爱丁堡到那不勒斯,从巴黎到柏林,从波士顿到费城,‘自由'是这个时代的纲领,它让人倍感欣喜:光荣的独立前景和大展宏图的无限机会向所有人敞开了。”“这个时代”
A.充满浪漫主义情怀B.资产阶级统治完全确立
C.理性成为精神内核D.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4 .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留下了一串闪亮的名字: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以下相关评论,正确的是
A.反对君主追求共和是他们共同的目标B.他们为人类社会规划的设想已经实现
C.资产阶级统治确立是思想产生的前提D.理性是他们对抗神学与君权的武器
5 . 人文主义平等观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人类向来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条最基本的法律虽然被世俗的谬见所掩蔽了,可并不是就此给抹杀掉,它还是在人们的天性和举止中间显露出来。所以凡是有品德的人就证明了自己高贵。

——薄伽丘《十日谈》

材料二 路德认为,只要坚持基督,其他的诸如苦行禁欲等行为就不再成为表明信仰的标记,神职人员是否结婚这等行为完全由人自由取舍,任何人不得禁止,否则就是违背上帝的旨意。同时基督徒有权对圣经做出自己的理解,无需神职人员的中介。这些思想摆脱了天主教会的圣礼得救论与善功赎罪论,使人的信仰摆脱了外在形式,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路德还十分重视提高普通信徒在教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普通信徒在上帝面前是根本平等的,普通信徒均可成为祭司。

——答小群、孙琥瑭《从路德的宗教改革谈宗教与社会相适应问题》

材料三 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出版,他在书中指出,自然状态是一种自由状态,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随着私有制的发展,人类既不自由,也不平等,必须“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这结合能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由全体个人的结合所形成的公共人格,以前被称为城邦,现在则被称为共和国或政治体”。

——摘编自钟婧《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概括材料一中薄伽丘有关平等的思想主张。
(2)材料二中路德的平等观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积极影响。
(3) 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中卢梭的平等观内涵有什么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新发展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德国哲学家康德评价卢梭:“首先发现了人性中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矛盾,并且自觉地去探讨解决了这一矛盾的途径,提出了“回到自然”的人性构想和建立“社会契约”的政治理想。”这一评价
A.肯定卢梭的人文主义精神B.违背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
C.促进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D.推动欧洲科技革命的发展
7 . 19世纪以来,研究者视启蒙运动为欧洲现代化转型的基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指责其具有极权主义和欧洲中心论的思想;21世纪后,新史学从种族问题、女性主义、环境主义等多个角度考察启蒙运动。这说明
A.历史研究缺乏明确目标和方向
B.社会发展会影响历史研究视角
C.环境史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D.新史学代表历史研究发展趋势
8 . 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只是对原有封建体制的修补,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则提出了一整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造成两者差别的根源是
A.双方政治体制的差异B.双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C.双方科技发展程度不同D.中国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
2020-03-25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统编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检测题
9 .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体现在
A.倡导思想自由B.批判神权统治
C.鼓吹人性解放D.构建新的政治体制
2020-03-25更新 | 195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人教版 必修三1--4单元练习
10 .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思想解放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李毓秀(1647~1729)《弟子规》总叙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圣人”的主要思想主张?联系作者所处时代分析编写此书的目的。

材料二   如果有人问,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哪些思想家通过他们的存在、人格和学说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最大?……德国哲学家卡尔·亚斯佩尔斯在其著作《伟人》中,将这些伟大的人物压缩为四人,即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孔子和耶稣。

西方国家有这么长的发展时间乃是他们的幸事。对此作出贡献的肯定还有诸如柏拉图、亚理士多德、亚当·斯密和康德等哲学家,他们对个人主义发展和理性的完善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而受儒家影响的亚洲国家则更倾向于集体的制度。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没有哲学和政治的自由是不可想象的。

——(德)乌利希·道姆《欧洲人眼中的孔子和苏格拉底》


(2)苏格拉底的思想对近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你怎样理解康德“对个人主义发展和理性的完善发挥了重要影响”?

材料三   1906年发布的《同盟会宣言》反映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某同学从中找到这样一段材料:“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3)请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基本原则并加以评价。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身处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同学们对社会发展变化感触颇深。结合邓小平南方谈话,某同学提议以“改革开放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主要内容写文纪念。


(4)以下为某同学列出的写作题目,请你仿照示例,说明写作的要点。
题目:重新焕发活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示例题目:乡村巨变——农村改革
要点:克服平均主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生产积极性;撤销集中的管理体制(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促进经济发展。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