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使人们开始关注人本身和现世世界,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人文主义”(humanism)这个概念的内涵正在悄然发生转变。在许多人眼里,“人文主义”逐渐成为一种无须信仰神灵或者任何超自然力量的人生道德哲学,它与神学截然对立。“人文主义”被等同于运用理性和科学来观察周遭世界。然而,直至20世纪中晚期之前,“人文主义”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历史学术语。在历史学家看来,“人文主义”意味着一种思想和实践传统,它在15世纪达到巅峰并迅速波及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对现代早期欧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郭琳:《德性政治:对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的新诠释》

材料二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1)根据材料一,简述文艺复兴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现代早期欧洲思想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阐述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
2023-05-01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洮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世界史,近代史稿》

材料二   在神权专政的时代,教士可以替神发言,规划人间的秩序;教士们也有权力决定赦免或是不赦免人的罪行。这种因人而异的神律,就是不可预测的规律。宗教革命以后,主权国家制定法律,是根据人类个体共存于一个社会的要求来制定的。德国系统的法律,一方面追溯到罗马时代的法律;另一方面,也将这些法律解释为神律在人间的体现。法国大革命以后,拿破仑又在这套罗马法的基础上,编纂出《拿破仑法典》,也不外乎根据神设定的秩序,制定出一套适用于人间的行为规范。这种法典,也必须合乎理性。

——摘自《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

材料三   启蒙主义思想的理论对粉碎政治暴政的枷锁和削弱那些丧尽天良的教士特权起了促进作用。但同时,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也在日益增长。当这种文明与启蒙的潮流扩展到整个欧洲,带来了又重影响。同时又是道德的堕落与文明的丧失。

——摘自刘玲《高中历史启蒙运动探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和实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社会在对人的判罚方面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双重影响。
(4)归纳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共同的精神内核是什么思想?启蒙运动将这一思想发展到高峰,那是什么思想?
2021-08-1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五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

认为大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西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与否全凭信仰,只有信仰上帝和行善才能上天堂,以此来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在思想主张方面的共性之处,分析宗教改革相较于文艺复兴运动的进步之处及其社会根源。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并根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什么样的新高度?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一词,原意为“再生”。意大利艺术史学家乔治·瓦萨里在其《绘画、雕刻、建筑名人传》中,始用“再生”一词来概括这个时期文艺活动的特点。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了这一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期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

——摘编自关绍纪、陈庆军主编《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材料二   路德认为,只有信仰基督,才可得到上帝的恩典……只要心存信仰,人的获救就无需教士的中介作用,不必求助教皇和教会……路德新教所推崇的权威《圣经》,也不是如天主教解释的那样,是一本只有教皇可以解释的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教条主义的经典,而是一本人人可以阅读和解释的,并在其中得到人与上帝交流的福音书。

——摘编自李平晔《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恩格斯说: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性质及其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写出其代表(两位即可),并分析这场运动产生的影响。
2021-05-0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综合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