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的欧洲展开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即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从英国发起,历经法国、德国等国家,并在英国、法国、德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家对科学和理性极其推崇,他们从人出发、肯定人的价值,对宗教神学展开了激烈地批判,并以理性为根基,提出了一系列国家社会学说。

——摘编自张均辉《启蒙运动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影响》

材料二   18、19世纪是一个动荡变革的时代,以法国大革命为开端和代表的革命运动,为欧洲乃至世界各国社会政治大变革树立了经典模式和范例,开启了世界范围内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寻求新的社会制度的大门。马克思的革命理论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通过大量的理论总结与实践活动,马克思为各国的无产阶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不断推动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革命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诞生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摘编自李燃《浅析马克思主义革命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诞生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2 . “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志和利益。“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下列能反映启蒙时代人文精神内涵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D.“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世界各国文化大多不乏人文精神,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彰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关注人的生命和尊严,强调社会中个人道德自律。对政权的迎合也表现出强烈的实践性。同时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去追求和谐社会的建立。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儒学的人文精神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主义烙印,大大损害了儒学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中西方法治进程中人文基础的差异》

材料二:当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后,古希腊公民的个人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使人性得到高度尊重,自由成为了古希腊人的追求,这也导致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文明中有了生长的土壤。古希腊人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地进行创作。于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了思想自由”。

——摘编自《由古代希腊文化探其人文精神》

材料三: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成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