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康德看来,当意志对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都普遍有效的时候,这种普遍的规定就是客观法则。这样的立法也就是“自律”,亦即“人仅仅服从他自己的、但尽管如此却是普遍的立法,而且人仅仅有责任按照他自己的、但就自然目的而言普遍地立法的意志而行动”。康德的这一思想(     
A.突出以自我的意识为核心标准B.阐明了法律蕴含着理性范围内的自由
C.推动自由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D.主张人的价值通过自身的解放来实现
2 . 雅克·路易·大卫作为法国大革命期间艺术的最高领导人,他直言:“一个艺术家必须是一位哲学家。既是技艺精湛的雕塑家又是苏格拉底,既是优秀的音乐家又是卢梭,所以艺术天才除了理性火炬外,没有别的什么可以指引。”据此可知大卫认为(     
A.哲学家具有艺术创作的潜质B.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达社会真实
C.理性才是文学作品核心内容D.艺术作品宣扬启蒙思想更有价值
2024-01-30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伏尔泰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的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由此可推断(       
A.伏尔泰发现了自然界永恒定律B.该观点受到哥白尼日心说启发
C.牛顿定律促进了欧洲思想解放D.欧洲开始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2024-04-08更新 | 344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8世纪,整个德意志先后出版的道德周刊达五百多种,这些刊物试图说服公众作出理性道德的判断,而不是不加反驳地全盘接受传统权威和宗教迷信的观点。这些周刊的创办(       
A.反映了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B.体现了启蒙运动的价值追求
C.推动德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D.确立了科学理性的社会准则
2023-11-06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世纪,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伏尔泰保持通信,甚至请伏尔泰来俄国面谈。奥地利的约瑟夫二世对新教和其他教派采取宗教宽容政策。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致信伏尔泰,说他庆幸生活在“伏尔泰时代”。这些欧洲君主的做法有利于(     
A.摆脱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B.推行立宪政体来标榜进步
C.实行开明统治以加强王权D.践行启蒙思想的价值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马克思对启蒙思想有一段评述:“作为纯粹观念,平等和自由仅仅是交换价值的交换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平等和自由不过是另一次方上的这种基础而已。”马克思的这段评述(     
A.以唯物史观为指导B.仅涉及政治性理念
C.肯定了理性的永恒价值D.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
7 . 环法自行车赛是法国独具一格的体育比赛。有人曾评价其“虽与商业利益直接相联系,但环法自行车赛自始至终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背景则给予它比体育竞赛更重要的地位。”这一观点旨在说明环法自行车赛(     
   
A.推动了报刊传媒业的发展B.包含了人文主义的价值追求
C.为法国带来诸多经济效益D.蕴含着启蒙运动的政治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英国史学家伯林认为“启蒙思想家固执地坚持理性这个绝对的标准并提出抽象的完美社会理念,其实质不过是‘把不可调和的属性——属于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因此不可能被拆散再织成一件百衲衣的各种特点、理想、才华、品质和价值——拼凑在一起的努力’”。在此,该学者(     
A.阐明了西方国家发生社会革命的原因B.强调了理性对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C.认为启蒙运动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D.推崇启蒙思想家严谨的治学态度
2022-10-15更新 | 734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狄德罗主张,让平民百姓都学会读书算数的本领,大量删减那些无用的古典学科,突出数物化等学科的地位,辅以文学、历史、音乐等科目,大学突出科技教育。这一观点
A.有助于世俗教育的发展B.瓦解了古典教育体系
C.否定了宗教的文化价值D.推动了平民文化普及
10 . “自由、平等、博爱是不能分割的统一价值整体,其核心就是博爱。博爱就是友情,就是普遍的同情。没有了博爱,自由就是心安理得的制造差别,恃强凌弱;同样,没有博爱,平等就是光明正大地打家劫舍、杀富济贫!只有博爱,人们才真正有可能在自由中追求平等,在平等中实现自由。”作者认为“博爱”对于“自由、平等”来说是
A.相关的与需要发现联系的
B.独立的与需要解读含义的
C.包括的与需要寻找平衡的
D.强调的与需要深刻认识的
2019-11-0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练习(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