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一部书的传记

《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工作从1751 年开始,至 1772年完成。

主编狄德罗决心通过对《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来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掀起一场人类精神上的革命。出身于手工业家庭的他承担手工业栏目。他亲自到工场、车间去观察,甚至直接参加劳动,以准确地描述各种机器和工具,解释各种操作程序和工艺。此外,他还主张把国王的权威降低为由人民的允许才能获得。

其余的编者共160人,他们系统地把当时全部知识汇编为一部以字母顺序排列的多卷本图书。在生产与传播链条上,他们与出版商、经销商一起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处于一种恶劣的行业环境中。比如,一方面完善的版权保护缺失及盗版围困等;另一方面,由于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启蒙观念,招致了当局的不满。

《百科全书》历经流言、迫害最终保存下来。随着价格逐渐下降,读者群由传统的精英阶/层渗透到了诸如律师、医生等中产阶级,由法国境内到超出国界。作为编书官方语言的法语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最终法语取代了拉丁语成为国际通行的学术语言。在这一过程中,书在出版之初达到数百万图尔里佛的规模,此后以滚雪球的方式不断扩大,致使它成为 18 世纪最大的生意之一。

——摘编自[美]罗伯特·达恩顿著《启蒙运动的生意》

请你对“一部书的传记”加以解读。
昨日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在《论俗语》中指出:拉丁语(官方宫廷用语)是“矫揉造作的”,而俗语简单易懂,反而是“较高贵的语言”,用俗语取代拉丁文能够表达民间的声音。俗语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语言,把文学的表现权利第一次交还给了人民大众。在宗教改革中,路德在翻译《圣经》时更注重用大众化、民族化的语言,所以他用德语翻译了《圣经》。随着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各国语言版的《圣经》不断出现。法语中的“启蒙”含有“光明”“智慧”之意,18世纪成了法语的时代,欧洲的很多国王都成为法语迷,很多国家的达官贵人都以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而感到自豪。法语成为18世纪后民主运动、思想解放的重要载体。

——摘编自胡斌《语言的力量——对西方近代思想解放的另一种解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语言和思想解放”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4-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以后,大西洋沿岸成为四个大陆及其附属岛屿内部及其之间人口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其他形式的交流平台,一个地方发生的事件在其他地方也会形成影响,甚至直接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与进程。

——摘编自施诚《方兴未艾的大西洋史》

选择15世纪后大西洋沿岸国家或地区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进行解读。(要求: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5-0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唯物史观又名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观察与解读历史的视角,19世纪中期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与辩证唯物主义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首先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关于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马克思主义指出,必然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对历史进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历史必然性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关于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还指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摘编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

结合世界近代史上的某一个或几个重大历史事件,围绕着“唯物史观”的内涵,选一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史实加以阐释。(要求指出所选角度,明确列出观点,正确运用史实,论述条理明晰)
2023-05-02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不同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古希腊时期
荷马史诗记叙的特洛伊战争预示了东西方的分野。希波战争后,希腊人逐渐把以波斯为象征的东方想像成了典型的“蛮族”。埃斯库罗斯在悲剧《波斯人》中把希腊的自由、民主、胜利和波斯的专制、奴性、失败对立起来。
14-16世纪
欧洲人的东方认识延伸到了中国和日本。马可·波罗向欧洲描绘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东方,金银满地、富庶无比的中国。
17-18世纪
欧洲刮起了一股中国风,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风靡欧洲。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中国社会是和平理性的理想社会。
18 世纪下半叶
-19 世纪上半叶
在欧洲人的认识中,西方与东方不再仅仅是地理的概念,而且是一种新的文化表述。西方理性、科学、进步,一片光明,东方非理性、愚昧、停滞,黑暗一片,有待于西方人用理性之光来照耀。从此历史有了标准,世界有了隔断。

——据黄洋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 “东方”想像》和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注:希波战争是对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波斯帝国入侵希腊城邦所引发的一系列战争的统称,结果希腊联军获胜。战后,雅典民主政治走向繁荣,波斯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至少源自两段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4-19更新 | 589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