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     西 欧 国 家
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元璋: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
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
16世纪李贽:“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马丁·路德:“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1819
世纪
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卢梭:“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必须由人们直接行使,不能被代表。”
(1)根据材料,概括各个时期中国和西欧国家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
(2)根据材料,分析历史时期②中西方思想文化政策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时期④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原因的异同。
(4)综上,谈谈你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2022-03-02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原君》

材料二   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的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并且共同体就以这一行为而获得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指出中国和法国在非常相近的时间内产生类似思想的共同原因。
(2)材料一、二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阶级属性方面谈谈这两位思想家的不同之处。
2019-12-1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水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