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为18世纪欧洲和北美部分地区启蒙运动概况。这(       

地区

概况

英格兰

伦敦是英格兰的启蒙运动中心。伦敦皇家学会注重实用科学的研究,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伦敦格拉布街是英国出版业中心

苏格兰

爱丁堡是苏格兰的启蒙运动中心。苏格兰启蒙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哲学家休谟、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伦理学家哈奇森、历史学家佛格森等等

德意志

大学及其学者在启蒙运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意大利

在意大利各个城市,小知识群体比较活跃

北美

费城是北美的文化中心。富兰克林、杰斐逊、潘恩等是著名代表人物
A.丰富了启蒙思想的内涵B.传承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
C.改变了启蒙运动的走向D.动摇了法国在启蒙运动中的地位
2023-12-26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呈现的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观点。这说明启蒙思想家 (     
思想家观点
孟德斯鸠按照掌权人数的多寡,政体可分为共和、君主和专制三种。君主政体最好,因其奉行荣誉原则,人人以为是奔向个人利益,实际却达成了公共利益。
卢梭政府要称其为合法的,就绝不能与主权者混为一谈,而只能是主权的执行人。这样,君主制本身也还是共和制。
A.未否定君主专制B.主张建立民主政治
C.坚决反对君主制D.彻底否定宗教神权
2024-04-12更新 | 4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6-19世纪的世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16世纪至19世纪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时间事件时间事件
1517年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1825年第一条铁路在英国建成
1599—1602年莎士比亚《哈姆雷特》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
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1748年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762年卢梭《社会契约论》1871年巴黎公社
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
1787年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1881年苏丹马赫迪大起义
1789—1794年法国大革命1885年卡尔本茨制成第一台汽车
1810—1826年拉丁美洲殖民地独立运动1894年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上表罗列了16—19世纪世界史中的多件大事,请选择同类型的事件,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世界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所示为伏尔泰和卢梭关于私有制的不同观点。据此判断,两位思想家(     
思想家观点
伏尔泰国家的法律应该充分体现和保护公民自由的权利,其中最重要的是财产私有权,保护公民的财产私有权,会促进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富裕和繁荣
卢梭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由野蛮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A.所处的政治立场基本相同B.因立场差异导致认知不同
C.都认为财产权是天赋人权D.都注重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14—18世纪中外文化发展简表

时间中国外国
14—16世纪王实甫创作《西厢记》,表现青年男女反叛传统礼教、争取爱情自由的心声。 
王祯编撰《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
彼特拉克撰写抒情诗集《歌集》,直言不讳地抨击教会,被视为“人文主义之父”。
哥白尼完成《天体运行论》,系统介绍“太阳中心说”。
17—18世纪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
黄宗羲著有《明夷待访录》,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
曹雪芹的《红楼梦》将古典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乾隆后期,编成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莎士比亚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哈姆雷特》精心塑造了人文主义者形象。
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伏尔泰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
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对封建社会制度、道德、宗教等展开无情批判。

——据陈文海、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出版于1693年洛克《教育漫话》一书的目录节选。对比中世纪基督教会的教育理念,洛克的教育目标是(     
上篇   健康教育中篇   道德教育下篇   知识与技能教育
一、教育的作用及健康教育的意义一、德育的意义及原则一、学问在教育中的地位
二、健康教育的具体意见二、德育的具体意见二、知识教育的具体意见
A.弘扬启蒙思想的理性主义B.培养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C.帮助英国的上流社会家庭D.推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顺利开展
2023-04-08更新 | 304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为部分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据此可知,他们(     
思想家思想主张
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监督
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
卢梭号召人民向专制的暴君兴师问罪,主张主权在民
A.描绘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蓝图B.以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为出发点
C.反对君主制度,主张自由、平等D.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宗教神权统治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轨迹,每一次科学中心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的孕育和滋养,自然科学与哲学相互交织、如影相随。

——据张云龙、马淑欣《论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内在勾连——基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视角》整理

材料二   1962年,日本学者汤浅光朝用定量的方式描述了16-20世纪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及其转移的情况(具体见下表)。他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超过全世界总数的25%,则这个国就称为世界科学中心;该国成果超过25%所持续的时间,称之为科学兴隆期。每个国家的科学兴隆期平均为80年左右。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简表

中心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时期1540—1610年1660—1730年1770—1830年181O—1920年1920年至今

——摘编自潘教峰等《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钻石模型——基于经济繁荣、思想解放、教育兴盛、政府支持、科技革命的历史分析与前瞻》

(1)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自然科学与思想解放相互交织、如影相随”。
(2)据材料二及所学,从“政府政治”“经济社会”角度分别说明英国、法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原因。
9 . 下表是有关国家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时间表,影响表中事件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时间
国家
宣布废除奴隶贸易法律生效日期宣布废除奴隶制
英国18071808.1.11833
法国1792;181818181848
美国18081865
葡萄牙18361858;18691878
西班牙18201878
A.巴西建立共和国B.俄国十月革命
C.启蒙运动的兴起D.美西战争爆发
2023-06-0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如下表所示,18世纪出现禁书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16到19世纪宗教裁判所颁布的《禁书目录》情况
16世纪17世纪18世纪19世纪
版本数量4376
所占比例12.5%9.4%21.8%18.8%
A.文艺复兴出现B.宗教改革兴起
C.自然科学产生D.启蒙运动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